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記者周品瑜、李洺賢/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昆興伯養殖場的養殖戶李子銘,因為碰上了豪雨導致魚塭酸鹼值失衡的問題,讓他主動參與了大武山文教基金會舉辦的農、漁業光合菌課程,並將光合菌實際用在養殖過程中,有效地減少了水中雜質。而後,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科技研究中心的吳志律博士團隊主動找上李子銘合作,在魚塭中嘗試使用添加了竹炭粉末的「竹炭光合益生菌」。雖然使用初期曾遇到水域優養化問題,但李子銘並沒有因此認定它無效,反而親自做功課、做實驗,將菌種使用分為三階段,不僅能夠減少水中氨氮廢物,達到淨化水質的效果,也可以做為水中生物的營養來源。
↑在豔陽中辛勞維護魚塭環境的李子銘。攝影/周品瑜
李子銘的父親李昆興,自1988年就在義竹經營養殖漁業。李子銘在高中畢業後進入了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就讀,後來也繼續至中央警察大學短期進修,畢業後分發到花蓮,擔任了三十幾年的警察。五十五歲那年,李子銘為了要多陪伴年邁的父親,並替弟弟妹妹分擔照顧父親的責任,決定提早十年退休,返回嘉義縣的老家,同時也接手了父親經營多年的魚塭。回到老家後,李子銘除了經營魚塭之外,常和父親一起走訪鄰居,也帶著父親走訪台灣各地景點,留下許多甜美的回憶;後來,李子銘的父親身體漸漸退化,他也悉心地照顧父親。雖然父親在他回鄉兩年後過世了,但在這兩年間,李子銘和父親也有了比以往更多的相處時間,他說,現在回想起來,提前退休是一個完全不後悔的決定。
接觸益生菌養殖的契機
李子銘的父親曾說過:「自己不敢吃的東西就不要賣給別人」,這句話促成李子銘一開始進入水產養殖業時,決定延用父親所使用的生態養殖方式,養殖無毒魚蝦。所謂生態養殖,是指不使用化學藥劑和抗生素,在同一個池塘中養殖多種不同的魚蝦,增加生物多樣性,藉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雜質的方式,讓影響水質的有機廢棄物在生物鏈中自然分解。透過維持良好並適合生存的環境,來保護魚塭內的生物以及周邊的土地。
李子銘說,雖然近年來很流行農地種電,但他和弟弟決議要守護這片父親留下來的魚塭,因此並沒有把魚塭出租給發電業者,而是專心投入養殖工作。起初,李子銘只有從養殖自己家裡要吃的量,有時也會拿去分送給親朋好友;後來產量增加,李子銘開始販售虱目魚和白蝦,特別的是,從養殖、加工再到行銷,李子銘通通自己包辦。
2020年,大武山文教基金會和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的廖麗玲博士團隊合作,在全台各地的農村、漁村,推廣能夠平衡水中酸鹼值的光合菌,並舉辦研習課程。當時,李子銘剛好遇到水質穩定性的問題,極端氣候帶來的豪大雨,導致魚塭的酸鹼值忽高忽低,他發覺父親過去使用的傳統生態養殖法,已經不太適合用在現在這個天氣變化多端的環境。因此,李子銘利用這個機會,參與了光合菌的課程,積極地學習光合菌的特性和用法,也順利拿到菌種,在魚塭中嘗試使用;同時,他也調整魚塭內的水產,一個池塘僅養殖一個物種,並將池塘縮減為兩口,分別養殖虱目魚和白蝦,也獲得了不錯的效果。後來,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科技研究中心的吳志律博士團隊找上李子銘,打算和李子銘合作,在他的魚塭進行竹炭光合益生菌學術研究計畫。和光合菌不同的是,竹炭光合益生菌加入了磨成粉末的竹炭,利用竹炭的過濾特性,在吸附水中雜質時不會一併吸收重金屬,也能夠更有效率地淨化水質。而李子銘因為先前使用光合菌的良好經驗,讓他決定與吳志律博士的團隊相互配合,由吳博士的團隊提供竹炭光合益生菌的菌母,再由李子銘放置一個月後,培養出足夠分量的竹炭光合益生菌,分別在虱目魚以及白蝦的養殖池,投放竹炭光合益生菌。
↑李子銘(右)與吳志律博士(左)合影。攝影/周品瑜
發揮實驗精神 三階段投放益生菌
起初,李子銘照著吳志律博士的團隊給的研究資料,投放竹炭光合益生菌,同時,他也在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的協助下,學習如何檢測水質;後來,李子銘更自掏腰包,在魚塭裝設水質監測系統,一邊養殖虱目魚和白蝦,一邊也觀察魚塭水質的變化;到了後期,李子銘根據每天記錄下來的檢測數據,慢慢修正竹炭光合益生菌投放的量,一步一步摸索出最適合這個魚塭的養殖方法。
然而,竹炭光合菌會使池子的光合作用變得更加頻繁,加速水域的優養化,導致魚塭被大量藍綠藻佔據,這不僅會讓養殖出來的魚多了一種怪味,甚至會害蝦子因為吸不到空氣而死亡。為此,李子銘決定自己「做實驗」,他查詢了各種資訊、上了許多關於水產養殖益生菌使用的課程,並多方詢問專家,他發現廣泛存在於土壤和腐敗有機物中的枯草桿菌,能夠有效抑制藍綠菌的生長。因此,李子銘購買了枯草桿菌的菌種,經過了一個月的放置與培養,搭配中正大學提供的竹炭光合益生菌在魚塭中做使用。
李子銘決定,在一整年的養殖過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學的藥劑和抗生素,而是飼養無毒的魚蝦,除了避免產生抗藥性外,在食安上也比較沒有疑慮。為了不讓水域優養化發生,他透過階段性地使用不同的菌種、減少投放魚苗的數量和頻繁換水來解決此問題。李子銘將益生菌的使用分為三個階段施作。第一階段是在魚苗、蝦苗剛開始成長的第一個月,會使用米糠所自行製作而成的發酵益生菌,除了能淨化水質外,也能夠作為成長期的魚苗、蝦苗的營養來源;過了一個月後,才會進到第二階段,使用和吳博士團隊合作,提供菌母給李子銘,並放置一個月所培養出來的竹炭光合益生菌;到了九月、十月,進入秋天之際,此時恰好是藍綠藻好發的季節,李子銘就會進入第三階段,使用能抑制藍綠藻的枯草桿菌,以淨化魚塭的水質。
竹炭光合益生菌帶來的益處
使用竹炭光合益生菌過後,原本因大雨而不穩定的水質,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所檢測出來的酸鹼值也很適合魚蝦、藻類和微生物共生。吳志律博士表示,其實益生菌已經在養殖漁業行之有年,因為它不僅可以預防一些常見的疾病,也能夠降低水中廢棄物的含量;而竹炭光合益生菌和傳統益生菌不同的地方在於,竹炭光合益生菌的持久度較高,可以減少養殖戶投放益生菌的頻率。
會造成酸鹼值失衡,元兇就是沉積在的魚塭底部氨氮廢物。不過,沉澱是竹炭的特性之一,且竹炭光合益生菌為厭氧菌,魚塭的底部剛好是一個較缺氧的空間,因此竹炭光合益生菌就更容易吸附這些氨氮廢物,並加速處理速度。吳博士也說,研究團隊希望竹炭光合益生菌能夠扮演一個載體的角色,當作「生物可分解材料」。水中的微生物在竹炭光合益生菌上生長後,魚蝦會將它吃掉,能夠將原本棘手的廢物轉換為營養源。除了科學上的數據外,竹炭光合益生菌也對養殖漁業帶來很大的實質幫助。「雖然肉眼上比較看不出來,但每天在碰其實都有感受到」,李子銘說,使用竹炭光合益生菌過後,魚塭很明顯地變得比以往好養,魚苗和蝦苗的存活率上升了不少,魚蝦的產量也跟著提高了許多,他也更能夠控制水產的品質。
↑吳志律博士團隊的學生檢驗水質酸鹼度。攝影/周品瑜
永續經營的無毒養殖場
「欲飼魚仔愛先飼水」(要養魚就要先養水),李子銘說,在開始投放益生菌的前一個月,就要開始許多的準備工作。在傳統上,多是利用漂白水來消毒魚塭,而李子銘卻是使用較溫和的電解水,並搭配陽光的曝曬,以提供益生菌一個適合生長的環境,以免好菌跟壞菌一起被消滅。雖然需要人工將剩餘的魚蝦一一撈起,較耗費體力與時間,但李子銘卻願意在豔陽底下勞苦,堅持產出無毒且乾淨的水產給消費者和親友們。
李子銘經營養殖漁業的理念,並不是為了賺進大把鈔票而飼養非常大量的魚蝦,而是秉持「讓大地休息,讓池塘休息」的觀念,減少投放魚苗的數量,留給魚蝦一個寬敞且能大口呼吸的空間。對養殖戶來說,減少魚苗的數量會比較好養;對環境來說,也對魚蝦的生長更為友善。李子銘說,為了防止病菌滋生,政府其實有開放一些合法的水產用藥,然而他還是決定使用天然的益生菌,也依然能夠將魚蝦照顧得很好,他笑著說:「雖然成本比較高,但也比較放心」。近年來,李子銘也向食品檢驗單位申請產銷履歷,將無毒蝦的養殖過程,有系統地記錄下來,並透過檢驗動物用藥的殘留,提供消費者更安心的選擇。他說,若是未來有學術單位還有其他的益生菌實驗計畫他也願意嘗試、配合,盼望透過與科學的碰撞,為傳統養殖業帶來一股新氣象,不僅使魚蝦長得好,大家也能吃得更健康。
採訪側記:
這次的採訪是我第一次來到嘉義義竹,馬路的兩側不是魚塭就是農田,這樣和台北截然不同的景觀讓我覺得非常壯觀。而李子銘先生也非常親切地和我們介紹魚塭的環境、設備,以及他所加工製造的漁產品;在聯絡的過程中,李子銘先生也一併幫我們邀請吳志律博士團隊一同受訪,也幸運參與了吳博士的學生檢測水質的過程,是一趟非常難得的體驗。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CC BY-NC-SA 3.0 TW)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