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驛棧三姊妹傳承家族農地 栽種有機蔬果

【記者林怡璇、林倩雯/台北市報導】
農驛棧由林家三姊妹共同經營,二姊林翠玲,希望家裡留下的土地能夠持續耕種,捲起衣袖下田耕種,學習農業的知識也擔任有機農業講師,因為土地狹小,主打食農教育和有機種植,而栽種多品項蔬果,此外,小妹林鎂馨也運用農場栽種的有機草莓研發多樣草莓創意料理,大姊林翠娥則負責農場的建設,在林家三姊妹的共同努力下,讓農驛棧朝向專業有特色的有機農業邁進。


林翠玲投入有機農場的機緣

 

土木工程科出身的林翠玲,生病後在家休養,開始尋找新的職業方向。由於父親務農, 林翠玲從小就在山里田間長大,並跟隨父親接觸農業,因此決定下田耕種。適逢台北市政府在二〇一〇年大力推動有機農業,號召了在台北市只要有土地並在耕種的農友,輔導轉型有機農業,林翠玲認為這是個好時機,家裡也有農地可耕作,就報名參加了政府開辦的一系列有機相關課程,開始接觸有機農業,讓祖上所留下的在內湖區白石湖的休閒農業區約零點七公頃的土地持續耕種。

林翠玲投入農驛棧農場。 攝影/林倩雯

二〇一一年正式取得有機證書,成立了農驛棧有機農園,取自諧音「容易站」,意思就是有機農業轉型的投入,能夠順利站穩陣腳,後來園區整理後,土地變大並得到有效利用,山上山下整合後地方有比較大,後更名為「農驛棧農場」。

目前農驛棧由林家三姐妹共同經營,大姐在外上班工作,但是會趁著假日來農場建設,並學習有機知識;林翠玲排行第二,主要負責作物耕種,也會到各機構單位擔任食

農教育講師,做農務方面工作並專注於農業,也在改良場上過很多課程,藉由自己學習到的專業知識來幫助農場在種植上走向多樣化;小妹則負責特色料理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林翠玲說他們最堅持的是要憑著良心來種植蔬果,希望有機種植帶給消費者健康的食材。


研發有機草莓的耕種方式

 

農驛棧有種植有機蔬果和草莓,在栽種蔬果是採用輪作的方式種植,一方面是要達到平衡生態的作用,一方面是按照季節性的植物去種才有好的栽種成效。目前農場內種有地瓜葉、福山萵苣、青椒、九層塔、茄子、紅蘿萄、洛神花、蝶豆花、紅蔥頭、草莓,農場內也有養殖蜜蜂。

在今年,農驛棧種植了兩千株的草莓,林翠玲在種植草莓上,有多次的種植經驗,因此也找到對抗病蟲害的方式,也使種植有機草莓的品質越來越好。

經過多次嘗試和失敗,林翠玲認為應該找對病根,對症下藥,才是治本之方。了解病蟲的適居環境,為了防止草莓得到白粉病,就會利用食用蘇打水或是其他對土壤種植時不會造成影響的食用材料進行噴灑,讓病蟲誤認為這裡是不適合的環境,林翠玲說,最難克服的是草莓的天敵紅蜘蛛,會利用清水直接噴灑在葉背上,從而使得病蟲害降到最低。

在種植上不使用廠商預先混合的培養土,而採用進口泥炭土,因為泥炭土是培育草莓最好的介質土,有效降低基質病蟲害、板結、保水差等問題,也很適合剛踏進有機領域的新人使用,泥土中的重金屬含量也都遠低於標準值,但成本相對較貴。

白石湖休閒農業區是草莓的產地,遊客到來也會想要來採草莓和品嘗草莓的料理,林翠玲說在這裡種植草莓是適合的,但是看起來比較小顆,吃起來也酸,不適合讓遊客來採果,為了提高草莓的價值,因此開始研發草莓特色料理。

農驛棧有機農場栽種洛神花。 攝影/林怡璇

農驛棧有機農場栽種九層塔。 攝影/林怡璇


林鎂馨自創草莓料理 推銷自家品牌

 

負責銷售和草莓料理的小妹林鎂馨是美工科出身,靠著看書自學和料理課程,研發更多草莓料理,這些料理都是由農場裡所種的有機食材以及使用較少人買的食材融入料理當中,堅持用當季的新鮮食材,像是農場第一個製作的草莓料理為草莓蔬果捲,用全麥麵粉做成餅皮,配合田裡種植可生吃的萵苣類蔬菜,或者是加上蘆筍並鋪上新鮮草莓。

農驛棧不想淪為和別人一樣的草莓鬆餅,因此強調創新特色的草莓料理,像是草莓蔬果捲,草莓湯圓,草莓海燕窩,草莓碗粿等等,尤其草莓碗粿還贏得了北區農業特色料理亞軍,也彰顯出從有機草莓中找出特色的創意料理,不只有採草莓還能品嘗到草莓融入烹飪的創意混搭,也成為農驛棧的特色。

農藝棧目前栽種的草莓品種有內湖一號、桃園四號、桃園三號、香水草莓、白草莓,製作草莓料理主要使用桃園四號和內湖一號,為了製作草莓湯圓而栽種桃園三號和四號的品種,桃園三號因為它的汁比較多也較紅,適合直接搓湯圓,草莓蔬果捲則適合較硬的內湖一號,因此農驛棧從不同品種的草莓裡研發適合的草莓料理。


開放免費試學課堂 推廣食農教育

 

平日農場沒有人潮,或是沒有預約的時候,不會特別開放參觀,農場以食農教學為主。林鎂馨會提前準備草莓料理的食材,並教導客人製作,例如大家一起搓湯圓,或是將新鮮草莓作成果醬,也會到外面的學校機關擔任食農講師,像是帶著新鮮草莓到學校教小朋友製作簡單的草莓料理。

農驛棧每年都會有小朋友來作農場體驗,教導他們種植,還有讓他們認識有機蔬果,也會讓他們品嘗創意料理,讓體驗活動更有趣,農驛站也會開班一系列種植蔬果的課程,從一粒種子到料理的過程,假日觀光人潮,也會到農驛站品嘗特色創意料理,林翠玲說他們也會趁假日到市集擺攤,這些都是他們的收入來源。

假日的農場活動是讓小朋友栽種地瓜葉。攝影/林倩雯


走向專業有機領域

 

林翠玲說他們也會當假日農夫,擔任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的志工,並致力於推廣有機農業,開設工作坊,教導想接觸的人如何種植有機蔬果。農驛棧採用輪作混種的方式,達到作物多元化。

農驛棧每年都會捐有機蔬果到育幼院,在過年的時候也會號召有意願做愛心的人,一起寒冬送暖,會分好幾個據點發送蔬果,讓大家支持這項有意義的活動。

二〇二〇年農驛站棧就成立滿十年了,他們希望在下一個十年能全部改成示範農場,並朝向更專業的教案設計和流程教導大家如何種植,也希望能夠出書,並分享北部有機種植的方式,畢竟他們也自己摸索有機種植十年了,有了一些經驗,藉此讓更多人知道。

採訪側記:來到白石湖以為全是在種植草莓,但是在農驛棧種植多品項的有機蔬菜,我們在參觀農場時,發現有機蔬菜栽種的很漂亮,老闆也清楚地跟我們介紹每一種蔬菜,讓我們的對有機蔬菜有更深的認識,在農驛棧最有特色的是研發了各項草莓料理,假日還有食農教育活動,多元的發展方向讓農業更加有趣。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點此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