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中的都市農園,不只種菜也種人:宜蘭市延平社區



文字:社區通採訪小組/圖:延平社區發展協會莊麗津

說到都市農園,你會想像什麼樣的場景呢?是在水泥高樓林立旁的一塊小空地裏頭種滿植栽呢?還是在大樓的屋頂上,擺滿高架種植箱的畫面呢?而宜蘭市延平社區新落成的都市農園卻位於水田的正中央,在水稻田休養生息的期間拜訪,放眼望去,水田倒影著藍天白雲,彷彿有那麼幾分神似紅極一時的淡水秘密景點「水中央」。


圖:社區農園一景(延平社區發展協會莊麗津理事長提供照片)

延平社區坐落於宜蘭市東區一帶,早期生活於此的民眾以農耕為主,農作物以種植水稻、蔥、蒜為主,然而隨著時代的推移、都市文明的發展,以及雪隧的開通,再加上社區緊鄰宜蘭轉運站,在這樣的交通區位與時序的變遷下,漸漸地新興住宅近幾年來在宜蘭市東區一帶蓬勃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移居宜蘭市。

而當這麼多新興的移民進到傳統的社區裡,社區又該怎麼接納這些新社區居民呢?延平社區發展協會莊麗津理事長笑著說:「其實我自己也是外來人口,只是我比較早,三十年前從台東搬來這裡。」她回想起102年時社區在社規師的協助下成立都市農園時的初衷:搭造一個幸福樂活的園地,讓很多像她這樣在當地沒有農地,但也渴望能在下班之餘或者周末假期時,擁有田園樂趣的社區居民能有一個舒適的空間,讓大家可以在裡面彼此交流、彼此學習增進彼此的情感。於是在許多單位的協助以及社區居民、志工不計辛勞的投入下成立了都市農園。

長期擔任延平社區志工的鄭老師說:「在這裡種菜真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不是因為收成了多少作物,而是在裡面揮汗照顧植物的時候,可以認識新朋友、可以帶著新朋友加入社區,吹著徐徐的風,就覺得很悠哉、很幸福。」

但其實延平社區的都市農園曾經也面臨危機,在去年四月的時候,原本都市農園的用地,因為地主轉售土地,新地主另有他用,決定收回土地,不再承租給社區時曾經一度面臨都市農園要停止的窘境。當時很多都市農園裡的「樂活農夫」們都不知如何是好,紛紛表示希望能夠另尋適當的場域重新開辦都市農園。幸虧在延平社區長期推動社區工作的基礎下,有許多居民、志工這時候跳出來協助,也在市公所、民意代表的經費共同協助下,找到社區巡守隊中的一位隊長,因認同延平社區都市農園的理念,決定將荒廢的農地重新整理,以優惠的價格租借給延平社區,因此延平社區的都市農園才得以延續下來。

現在延平社區都市農園的規模比以往更大,佔地約莫700坪,經由社區居民的共同討論將園區分成62個菜股,每股每年租金僅1000元新台幣,經費全用來維持都市農園夜間照明、土地租金…等費用。而且為了要打造友善環境的都市農園,這些「樂活農民」必須以生態農法進行栽種,不得噴灑除草劑或者農藥。現階段除開放延平社區內認同友善環境理念,願意從事低碳、生態農法的居民來認股外,也開放延平社區鄰近,如:成功、慈安、中興社區…等認同都市農園理念的居民認股。莊麗津理事長說:「社區雖然有行政區的劃分,但生活在這個地方的我們不分你我,所以在土地還有空閒的狀況下,歡迎所有鄰近的居民一起來交朋友。」

居民們在都市農園裡揮汗種菜,種下蔬菜,也種下自己與這片土地、這個社區最深的連結;收成時不只收穫作物,透過彼此交換作物,也收穫了人與人間最真摯的情感。

新的一年來臨,除了新的都市農園開張外,延平社區裡的歌唱班、才藝班、長青太鼓隊、長青食堂也馬不停蹄地持續服務社區裡的大夥伴、小夥伴們,今年延平社區也參與了宜蘭市公所「九芎舊城風華再現,審議式民主in宜蘭」的計畫,透過審議式民主的方式辦理住民大會,共同討論社區願景並透過參與式預算的投票選出社區新的一年要執行的提案「阿明的鱔魚路」,期待能夠透過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讓現今已經荒廢的步道,能夠再現往日美麗的風華。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台灣社區通】
~ 傳遞善意,深表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