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中科院工程師的光環 曾鴻志樂在服務海口人



文/夏俊明

「就算做出武器(指早期在中科院的工作),還是不能保護人心啊!」發現中科院的職場貢獻並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曾鴻志看見台灣雖不斷發展,社會上仍有許多人生活困頓甚至流離失所。他感嘆人的生命脆弱,便做出了一班人無法理解的決定,他想要透過服務,幫助保護這些弱勢族群,讓人看見「生命還能重新開始」的機會。


岳母一席話 家不只是自己的家

 

離開中科院的工作後,曾鴻志在上帝帶領下來到東港,從社區中「管教不易」的青少年開始關心起。當初是如何開始社區裡「非行少年」的安置與關顧?源自有一天曾鴻志的岳母看見街上有個孩子,總是在街頭巷弄偷竊,被抓到後就是一頓鞭打,不僅渾身是傷,並且居無定所,便順口一問女婿是否有辦法?曾鴻志便就把那名街童帶回當時已成立的海口人協會安置,當做自己孩子一般地照顧,這便成為日後「另類家庭」安置服務的開始。藉由共同生活,他收容從社會局保護管束轉介而來、或是社區裡讓父母阿公阿嬤頭疼的兒少,耐心教導他們。對於失學的孩童,他鼓勵家長讓孩子回到學校學習,由他負責接送,課後就回到協會接受課後輔導,於是住在協會的孩子就越來越多。

九二一大地震後,有一個國小五年級的孩子,因為偷竊被判保護管束,家人又置之不理,因此輔導單位詢問曾鴻志,是否可以送到他這裡來接受收容幫助。那名孩子也不是第一次被安置了,過去他總是先假裝住下,然後再趁機「落跑」。那孩子被送來後,他聽見另一名被安置的孩子喊曾鴻志「爸爸」,便問了曾鴻志為什麼他這樣叫?曾鴻志回答:「住到我這裡來的,就是我的孩子」。從此,那名孩子穩定待下,跟「曾爸爸」生活直到高中。「這個孩子後來回北部跟媽媽一起住,並且在知名宅配公司裡做到班長了!」曾鴻志談起那名孩子的後續發展,高興地說。

「我的孩子也曾經問過我:『爸爸,為什麼我們需要收這些人?為什麼任何東西都要一起分享?』」然而,當初還不懂得父母親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的曾家兩兄弟,現在自己也從社工系畢業,當任專職社工,投入弱勢族群服務;還因為全家人志工時數累計至全國第二,獲得內政部部長頒發「全國志願服務模範家庭獎」登上地方新聞版面。

安置社區的非行少年之外,曾鴻志也將生命教育帶入學校。在為學生授課時,他發現孩子有許多不敢跟父母、老師講的心聲,包括爸媽要離婚,孩子不知道要跟誰;心情不好想自殘;成績壓力太大……等,只有在接受輔導時,跟帶領的志工老師們分享。與老師們共同討論如何改善孩子處境後,曾鴻志決定把輔導教育從校園延伸到社區,從孩子推行到家庭。於是,海口人社區經營協會從民國88年開始籌備,隔年正式成立。同時,海口人協會訓練出一群年輕志工,之後選讀大學社工系的就有30多位。「當我們成為榜樣,孩子們會願意去學習做志願服務的工作」。

曾鴻志創辦海口人協會關懷社區需要。(照片來源:夏俊明)


關心婦女 不忘記還有這群「自己人」 

 

海口人協會成立後,有一年接到東港鎮鎮長的來電,詢問是否可以與鎮公所合辦新移民婦女的母親節活動。「我還記得那次叫做『外籍媽媽溫馨之夜』」曾鴻志回想首度舉辦新住民姊妹母親節活動,該次約有30至40對新住民夫婦前來參加,度過一次好久沒有過的家鄉味母親節。活動籌備時,他帶著官方資料挨家挨戶去拜訪這些新住民姊妹,他也從這些姊妹家人的反應,知道她們在家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這成為他幫助新住民姊妹的緣起。

同年七月,海口人協會接到屏東縣政府的通知,邀請參與「婦女書院」的籌備會議。「東港的婦女要跑去屏東上課,20幾公里的路程,怎麼可能?」曾鴻志在會議上詢問是否有可能在地方推動,縣府回應有兩難:場地和設備。曾鴻志立即給出承諾,「只要你們同意我們在東港開課,其他我來想辦法」。他也提出在地新住民姊妹需要關心的需要。一連拋出兩個在地需求,結果是當年的婦女書院秋季班在東港正式開班招生,而且一次就開了6個班,共有100多位東港媽媽來參加,縣長夫人親自主持開幕。

此外,縣政府在同年年底就提供一筆經費,讓他在協會開辦「外籍新娘生活輔導適應班」,第一次開課就有40多位新住民姊妹來上課。然而在當時,東港居民仍是把這群新住民姊妹當做「外勞仔」(台語,意指外傭、外勞),姊妹們雖然嫁來台灣,卻被整個大社會排拒在外。

思考著應如何改變大環境,曾鴻志建議政府不要只是把經費用在單點式的活動,應該透過設立一個關懷機構,推動常態性的宣導工作,以改善歧視的氛圍與觀念。積極爭取後,縣政府招聚一些在地協會,於民國93年共同成立「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服務中心」,同步設有屏東區、潮州區、東港區與恆春區4個中心,而海口人協會自然成為東港在地的據點。


新住民培力計畫,推動社區文化宣導。(照片來源:曾鴻志)


撐不下去了 少做一點好不好? 

 

社區服務工作並不容易,開課要講師費,課輔班需晚餐錢等種種經費需要,即便曾有政府補助,但隨著政策改變,資源逐漸減少或停止,海口人協會只得繼續面對不斷擴大的赤字,無法發出全薪,然而「就算錢發不出來,事情還是要做」,仍有工作人員願意咬著牙跟著曾鴻志撐下去。直到2016年9月新的資源進入,海口人協會的經濟才開始好轉,漸漸發出應付的薪水並償還債務。面對經濟難處,社工們也跟曾鴻志反應「少做一點好不好?」但他考量到受助者的需要,知道在助人者看來是權宜之計的做法,對受助者來說卻是「沒有其他路可走」。

此外,在做新住民姊妹服務時,許多當地人會說「為什麼拿台灣人的錢去幫助『外國人』?」甚至抵制海口人對新住民姊妹的服務;在協調家庭糾紛時,曾鴻志也總被認為站在新住民姊妹那一邊,而不是站在台灣人這邊。

站在第一線,曾鴻志帶著經驗與體會呼籲政府,一定得積極推動社區文化宣導。透過異國食物與文化等的介紹與說明,讓社區居民逐漸瞭解這一群嫁來台灣的外國媳婦。「當這樣去做,社區的百姓才會越來越明白,這群新住民姊妹不是帶來台灣的負擔,而是祝福!除了為台灣生育下一代,更是在普遍『眼高手低』的台灣社會中,承接許多被台灣人看為低下卻不可或缺的工作」。


生命得以再來一次的希望

 

以同理心出發,曾鴻志還辦理新住民姊妹的識字班、職業訓練班,並在協會旁空地擁有監理站證可「新住民在地考照」的機車駕訓場。「當她們拿到中餐丙級證照時,姊妹們就可以在社區開印尼美食店、越南美食店……」從被人雇用,到自己開餐廳做老闆,不僅擁有尊嚴,也有更多機會改善家庭經濟。另外,曾鴻志也看到新住民姊妹在生活上的兩大困境:下一代的照顧養育,以及與上一代長輩的互動相處,於是發展兒童課後輔導和長者服務,邀請新住民姊妹當老師,讓長輩有機會在不同場合認識媳婦的長才與優點。

「協會雖然沒有錢,但仔細想想,透過海口人協會流通的錢,近18年來總額也有8,000多萬!人員最多時也有10位全職同仁,我不也像個老闆一樣嘛呵呵~~」樂天積極的曾鴻志,把社區的需要當做自己的責任,把社區的快樂當做自己的快樂,把社區弱勢家庭的改善當做自己的滿足。

雖然協會人不多,但連結志工、帶動人力,如今也承接負責新園、琉球、東港、南州、崁頂、林邊、佳冬等7個鄉鎮的新住民家庭服務業務,關顧居住其中將近5,000位新住民姊妹,一年約接觸到600至1000位。「雖然辛苦,但很有價值,因為許多的人不僅在這裡得到服務,更得到生命再來一次的機會與盼望,那是社區弱勢百姓最棒的好消息!」


新住民社造培力與文化推廣(照片來源:曾鴻志)


協會「夠大」的場地  美麗故事的產生基地

 

海口人協會之所以可以承接許多政府委辦的社區方案,所在的場地「夠大」是其中一項讓曾鴻志可以放心發展的基本條件。問題是,沒錢的他又是怎麼得到如今的協會場地呢?

原來,有次東港在地漁業廣播電台的主持人,希望可以採訪到對社區有貢獻的人,因此找上曾鴻志。當他分享到整個大東港鎮上社區服務的需要,主持人得知海口人協會需要場地,於是跟自己的父親請託把名下廢棄的飯店大樓的一層樓讓海口人免費使用,事情就這樣成了。

然而,當初因為這棟大樓已經久久無人使用,大樓裡面能賣錢的幾乎都被不肖份子偷個精光,加上大樓本身地下室積水,狀況並不佳。但誰想得到,曾鴻志一到現場立即決定「要了!」隨即招聚有志一同的當地人,把場地改造一番,做為社區工作的據點。而後,海口人的美麗故事不斷在這裡上演著。


海口人協會位於的大樓空間,過往是一棟廢棄飯店,而後成為祝福社區的殿堂。(照片來源:夏俊明)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社區力傳播網】
~傳遞善意,深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