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閔 為救傷穿山甲展開十五年野外研究

【記者譚閔絨、楊蕙瑜、林渝茵/屏東縣報導】
穿山甲屬於珍貴稀有的動物。過去20年來,東南亞各地有約近90萬隻的走私穿山甲買賣。在台灣 穿山甲以螞蟻及白蟻為主食,因此牠們也扮演了控制螞蟻、白蟻數量的角色,牠們也有助於維持淺山區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孫敬閔熱愛大自然,並在意識到穿山甲的珍貴性後,從十五年前開啟一連串保育穿山甲的行動,例如:放置追蹤器、進行野外調查、穿山甲救傷等等。目前,孫敬閔仍在努力為穿山甲復育、救傷奮鬥,他與穿山甲的故事仍在持續中。


↑孫敬閔與野外穿山甲。照片提供/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孫敬閔開啟穿山甲野外研究 提供救傷經驗

 

目前於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擔任助教的孫敬閔,畢業於東海大學政治學系,不過由於天生對動物的熱情,使他毅然決然選擇在研究所與博士班時攻讀野生動物相關專業,先後取得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碩士與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博士。剛開始他在攻讀碩士時是研究猴子議題,直至十五年前於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工作,中心負責救援一些受傷或遭非法查緝的動物,而穿山甲正是其中一員,孫敬閔才初次接觸穿山甲。

從穿山甲的救傷經驗中,孫敬閔發覺要救治穿山甲十分困難,因為台灣對於穿山甲的研究寥寥無幾,在不了解其生態習性的情況下,讓孫敬閔萌生進行穿山甲野外研究的想法,希望藉由研究經驗輔助,幫助受傷的穿山甲有更高的存活率。於是孫敬閔從屏科大生物資源研究所博士班開啟他的穿山甲研究之旅,由進駐台東鹿野的鸞山部落起頭,除了利用無線電追蹤野放穿山甲外,孫敬閔更會親自進入山林探尋穿山甲的洞穴,透過採集穿山甲的糞便,進而了解穿山甲的食性和宜居環境,作為研究的參考。

研究過程中由於穿山甲天生的習性,例如夜行性、獨居等等,再加上穿山甲數量稀少,難以被發現,大大增加研究難度。慶幸的是種種困難並沒有打敗他,孫敬閔抱著願能以研究經驗給予受傷穿山甲幫助的信念,堅持十幾年走到現在,仍未停歇。


穿山甲標本。攝影/楊蕙瑜


穿山甲的珍貴以及調查的困難

 

穿山甲分佈在亞洲、非洲熱帶以及亞熱帶地區,牠們從頭到尾都佈滿如魚鱗般的甲片,屬於夜行性動物。穿山甲在台灣的山林生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牠們以螞蟻或白蟻為主食,因為有穿山甲的捕食,幫助除去山林中過量的螞蟻、白蟻並維持穩定的數量,讓山區資源保持平衡,也能使環境具生態多樣性。其中,台灣穿山甲屬於台灣唯一的特有亞種,棲息在低海拔淺山處,也因為棲地流失及犬隻攻擊,是台灣珍貴且稀有的保育動物。

2008年,孫敬閔與屏科大野保研究團隊進駐台東鸞山部落,進行長達八年的穿山甲實地研究。鸞山山區的環境資源優越,非常適合白蟻、螞蟻生長,因此這裡也成為調查穿山甲的最佳基地。孫敬閔利用無線電追蹤已經被野放的穿山甲,但由於穿山甲的體型流暢,導致追蹤器時常脫落,為此孫敬閔花了非常多的時間來改良追蹤器,將原先扁平追蹤器和傳統無線電裝置進行改造,最後將改良後的追蹤器鎖於穿山甲的尾巴鱗片上,才解決了追蹤器時常掉落的問題。而在野地作業時,孫敬閔時常花超過12個小時以上在山區裡尋找穿山甲的身影,他會擺設相機來記錄穿山甲的行為,曾與研究團隊在山上過夜,實際調查穿山甲,也會為了瞭解穿山甲的消化以及進食狀況而去採集牠們的糞便,採集完成後清洗乾淨,鑑定糞便中未消化的螞蟻及其他物質,透過無法消化的螞蟻頭部能計算螞蟻的種類與數量。分析糞便不但了解穿山甲吃什麼,也更清楚穿山甲需要的生存環境與食物,對日後的救傷行動提供很大的幫助。

關於接收受傷的穿山甲,孫敬閔解釋,一送到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時,要給穿山甲吃野外的食物,通常是去尋找附近的蟻巢,將蟻巢冷凍至螞蟻死亡,再切成合適的大小餵食給穿山甲。由於穿山甲無法快速適應新氣味,所以一開始必須提供牠平常習慣的食物,再慢慢馴化,例如於蟻巢上抹一點飼料,避免穿山甲拒絕進食。等到穿山甲狀況穩定,才會改成餵食人工飼料,加入麵包蟲與雞蛋等做成像粥的飼料,如此一來便不用持續採集原本數量就少的蟻巢。治療方面會把藥混進飼料裡,使穿山甲放下戒心,也會進行打針的動作,後續依據個體狀況執行醫治。


↑孫敬閔教授解釋改良無線電之方法。照片提供/孫敬閔教授


穿山甲現況與保育困難

 

台灣為全球保育穿山甲的領頭羊,不僅人工哺育技術是世界第一,而且野外穿山甲族群分布密度也是全球最高的地區。在大約十幾年前穿山甲全台數量約為一萬五千隻,2017年穿山甲的數目已經來到兩萬隻,即使穿山甲的復育並不容易,穿山甲的數量還是在孫敬閔以及其團隊的努力下逐漸增加。儘管如此,孫敬閔指出,保育穿山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困難。

孫敬閔透露,近年來穿山甲最容易因犬隻攻擊而受傷,山區遊蕩的犬隻會撕咬穿山甲,儘管穿山甲有著鱗片,但還是會因為犬隻猛烈的攻擊而受傷,甚至喪命。再加上穿山甲並不好醫治,在救助受傷穿山甲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不配合的穿山甲,由於牠們天性敏感、容易緊張,害怕噪音和陌生氣味,在不習慣的環境中容易產生拒食等反應,儘管保育團隊會選擇用打針灌入營養的方式來救助穿山甲,但嘗試灌食的動作會讓穿山甲感到壓迫,將身體捲曲成球狀,加大團隊餵食的難度,因此保育過程中仍會出現穿山甲因不配合救治、飲食,而出現餓死及營養不良的狀況。

穿山甲棲息在低海拔淺山處,生活環境與人類大大重疊,十年前有許多穿山甲因為人類在山區放置的捕獸夾而受傷,但孫敬閔説其實穿山甲能夠在輕微的人工開發地生存,因為那裡會有倒木和開闊地吸引螞蟻及白蟻,提供穿山甲食物來源,不過過度的棲息地破壞與縮減還是會對穿山甲造成威脅。孫敬閔呼籲大眾不要隨意捕捉穿山甲,也要避免大規模高強度的人為開發,一起為穿山甲留下良好的棲息地。


願能推展保育在地化 與部落分工合作

 

四十多年前台灣穿山甲走私的問題,經野生動物保育法實行後,便不再是台灣穿山甲面臨的主要威脅,但如今的東南亞仍有穿山甲不當獵捕及走私的情況存在。孫敬閔認為,台灣值得分享給其他地區的是成熟的技術與野放研究的經驗,不論是人工繁殖穿山甲、如何適當照護與救傷穿山甲,或是在穿山甲痊癒後進行野放追蹤等等,台灣皆已達到穩定的階段,若有機會皆能提供充足的經驗給予幫助。但是孫敬閔額外提及,台灣已經成功人工繁殖穿山甲,為什麼沒有人利用此技術進行大量繁殖進而商業化?答案是因為穿山甲飼養難度高、成本也高,更重要的是穿山甲為哺乳類動物,一年只有一次生育機會,且絕大多數為一胎,雙胞胎的例子非常少見,因此不易大量繁殖。

關於未來的目標與發展,孫敬閔的願景是「保育在地化」,穿山甲的生活環境在淺山和郊區,與一些淺山的社區部落重疊度非常高,因此他希望能與部落合作,開展以部落為主體的保育行動,透過各部落的分工,讓穿山甲的保育達到長久且永續的發展。對此孫敬閔也提到,過去在與部落接觸時,雙方不免有一些疑問或不理解的聲音,居民不了解進行穿山甲保育的初衷,而孫敬閔的研究團隊也不知道居民對於山區資源利用的觀念,經過後來頻繁的接觸與相互溝通,認識彼此的文化,慢慢達到共識。

最後,孫敬閔希望大眾對於穿山甲能有更多更深入的認識,像是穿山甲擁有幫人類去除螞蟻和白蟻的重要生態意義,同時也能協助維持環境穩定。看見穿山甲能回復到過去的數量,並健康的在野外生活,是他仍在努力達成的目標,也是他最大的願望。


↑穿山甲標本捲曲的樣子。攝影/譚閔絨


採訪側記:

 

這次我們長途奔波從北部一路直衝屏東,是一次難得且印象深刻的採訪經驗,受訪者孫敬閔教授不僅準備簡報資料、豐富的影音照片及其他穿山甲相關資訊供我們參考,更拿出穿山甲的標本讓我們感受,只能說這一趟不虛此行。希望教授的研究能夠繼續順利推展,屏科大的動物們也越來越好。


↑沙林生命教育館以各種動物設計建築和設備,傳遞生命的內涵。攝影/譚閔絨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CC BY-NC-SA 3.0 TW)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