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生活與照顧也可以像臭豆腐與泡菜一樣完美搭配

文 | 銀享全球活動志工 莊耕臺




比利時 聖伊莉莎白居民照顧中心主任 瑪蒂.范登堡 帶領深度實務工作坊(照片由銀享全球提供)

比利時針對臥床的直接照護時間研究發現,一天平均只有1小時在照護。那剩下的23小時呢?順應歐洲「尊嚴照顧」議題,從跨國單位「尊嚴照顧實驗室」的成立,到比利時政府全面提倡「23+1照顧理念」,本次工作坊講者 — 聖伊莉莎白居民照顧中心主任 瑪蒂.范登堡(Maddy Van de Bergh),希望透過以下四大主題來讓照顧者了解,如何讓被照顧者盡可能地維持生活自主,並且提高生活品質:

1. 落實”高齡者賦權”

2. 規劃住民個人的”生活”計畫

3. 了解生命與生活協調師及其代表的六大核心技能

4. 探索有意義的活動

人與動物的不同,就在於人擁有更強大的能力與動機在追求除了生存以外的生活品質,所以,讓我們正視這個需求,重新回歸生活的規劃吧!



賦權五大目標與賦權好朋友 — 團體腦力激盪工具GPS

 

高齡者入住機構,應是因為相信機構協助住民面對身體功能、社會角色、親友陪伴等等的「失去」,期待生活在機構能比在家中好,才會願意改變生活環境並且重新適應,這道理理應跟一般人選擇搬家時一樣。但實際狀況有這麼直覺嗎?恐怕沒有。一大關鍵在於,高齡者在面對上述的變化後,生活自主權很容易在沒有被特別捍衛的情況下,悄悄被各種形式剝奪。那麼,意識到之後,如何在機構重新建構原本就屬於他的權利?答案是「賦權」。


在盡量維持高齡者原先在家的生活模式為前提,瑪蒂歸納出高齡者賦權的目標,分別為以下五點:

 

1. 連結/聯繫

需考量高齡者原先的人際關係,安排適合的活動,促進親友來機構參與,例如協助高齡者沐浴、用餐。使用更簡便的工具也有助與人際互動順暢,例如附加一鍵撥號功能及相片辨識的電話。

2. 富有意義

需讓高齡者了解,入住機構不代表生活沒了意義,在機構內能夠讓生命有了新的開始,以此生活轉變作為契機,重新賦予生活新的意義。

3. 自尊、自我肯定

雖然高齡者面臨失能的困境,但要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在調適生活的轉變時,要尊重高齡者的生活方式,要重視「人」這個元素,比如當員工提及住民時,不會說15號房,而是他的名字。

4. 自主權

讓高齡者掌握生活自主權,讓他掌握何時需要協助,頻率如何,而不是照顧者直接替他決定。至於如何實踐,下段會有更多工具及描述。

5. 有家的感覺

要讓高齡者在新環境生活得自在,就要將他的生活空間營造出家的感覺,讓他帶著有記憶性的東西進來布置。


有了目標框架後,如何促進高齡者與機構人員一同討論,激盪出好的點子?

 

瑪蒂提供一套她在機構實際運用的操作工具 — 「GPS」,工具名稱就是沿用導航的概念,讓使用者能夠順利邁向目標。GPS有六大空格,其中五格填入討論主題中重要的議題,最後一格則留白給其餘腦力激盪時想到的新議題。實際該如何使用GPS?瑪蒂提供三個步驟:

1. 產生想法:

盡量以12人為進行討論的人數,接著兩人為一小組,針對某格的議題進行腦力激盪,激盪時要有兩個原則:(1)不設限拋出各種想法、(2)所有的想法都是好的想法,激盪出來的點子以便利貼紀錄在格子內。此階段屬於思考發散期,討論時不要有單一的深度討論,點子發想重量不重質。執行完一輪後,各小組接續輪流針對其他不同的格子進行腦力激盪,直到每個格子都執行過一輪。

2. 選擇想法:

所有成員客觀且不討論的票選出最好的點子。

3. 發展想法:

根據此最好的點子發展為具體的專案。


工作坊成員練習操作GPS成果照 (照片由銀享全球提供)

第一個步驟著重在確保每個人都對於各個議題能提出自己的點子;第二個步驟則能夠讓成員們了解多數人重視的事情究竟為何?筆者認為,考量到討論時成員的能力與程度可能不一,優先確保這兩個步驟,效果會最好。



怎麼與高齡者協商出可實踐的生活計畫?

 

在知道如何賦權於高齡者後,如何進一步與高齡者協調出可實踐的生活計畫?考量到即便充分賦權於高齡者,還是會因為個體狀態的不同而需要相關的引導協助。引導協助的前提,則是設法充分了解高齡者的生活型態。瑪蒂提供以下四種方法以利照顧者順利進行:

1. 個人筆記

使高齡者明白這一切是為了讓照顧者更了解他,以利提供更符合他需求的服務。工作人員會使用視覺化的居家概念圖,以便高齡者更直覺的思考出他的生活細節。此居家概念圖分別具有以下空間及對應的生活概念:

(1) 玄關:名字、出生日期、在家的走動模式、工作生涯、宗教信仰、個性

(2) 車庫:出門方式、喜歡戶外與否、日常採買方式、使用大眾運輸工具與否

(3) 客廳:誰對你很重要、習慣跟喜歡的日常活動、什麼代表舒服及舒適

(4) 廚房:飲食習慣及偏好、飲食作息

(5) 浴室:沐浴方式及用品、穿著及配件喜好

(6) 臥室:幸福感為何、休息習慣、尋求協助狀況、給予活力的事物、降低活力的事物

(7) 閣樓:重要的生命事件、旅行紀念品、是否經常搬家、個人回憶

(8) 願望樹:夢想、願望、故事、寶貴建議


居家概念圖示(圖/由瑪蒂提供圖例再製)

2. 滿意度測量

新住民入住後數周內進行評量,及時調整,並且追蹤。

3. 入住機構後的個人計畫

以認知能力分為認知能力不錯或中等的住民以及失智症住民。前者提供Omega賦權問卷,針對四大面向(身體健康、精神社會健康、生活環境、參與及資訊),根據願望及期待規劃出個人生活計畫;後者使用WSW-失智症用觀察量表,根據六大健康幸福感面向(身體、精神、社會、文化、宗教、物質)進行評分並做為目標設定的參考。

4. 失智症者的生命之書

使用與家人共同的照片、回憶以及故事來製作生命之書,藉此讓失智症者回憶然後開啟對話。



讓機構具備生命與生活協調師的六大核心角色

 

規劃出可實踐的生活計畫後,執行上又該如何確保過程不脫離生活計畫呢?比利時有一個專門的職業叫做「生命與生活協調師」,以六大角色技能為機構住民們進行生活輔助。以下為六大角色技能之介紹:

1. 個人導師

同理住民及其社會環境,在與住民建立信任關係後,引導住民認識自己並且學習自立生活。

2. 環境協調師

根據住民生活環境的使用習慣與經驗以及住民生活願望,配合五感體驗元素,建構一個能讓住民動手、動腦的生活空間。最重要的,要營造出家的氛圍。

3. 活動協調師

根據住民的喜好及興趣設計目標清楚的團體活動,甚至讓活動產生吸引其他人參與的附加價值,以利促進住民的人際互動。另外,讓活動跟上時事,也有助於讓機構環境不脫離社會。

4. 文化教練

從住民們與社區的經驗取得文化靈感,安排廣泛的文化活動,刺激住民的藝術與創意能力,進而給予住民個人成長、生活意義以及與他人的連結。

5. 社區協調師

提升機構的能見度與正面形象,讓機構建立好的人際網絡,使機構內外的人們都願意在彼此的空間互動參與。

6. 生活品質專員

刺激團隊專注於生活品質的思考模式並且與做法不同的同事進行開放討論,也促進住民參與生活品質的維持。最終,確保住民們的日常生活與生活品質及生命品質結合。

實務上,瑪蒂建議,生命與生活協調師如果可以盤點出團隊人力,能夠充分具備這六大角色技能,他就不必自己身兼如此多角色,換個角度來說,能夠辨識出夥伴具備哪些角色技能,其實比自己具備該項技能更為重要。畢竟,在照顧人力缺乏的時代,維持品質靠的是打群架而不是單打獨鬥。


生命與生活協調師六大角色技能示意圖(圖/取自瑪蒂簡報)



如何辨識有意義的活動?

 

從生命與生活協調師的六大角色技能中,不難發現活動廣泛的出現在各處,可見活動對於生活的重要性。但是,究竟怎樣的活動才是真的對住民有意義?

瑪蒂將活動分為三類:「自我照顧活動」、「家事活動」以及「進階活動」。至於有意義的活動,答案不會是一般通用的,而是要針對個人。舉例來說,同樣在進行打毛線的活動,一位住民重視過程中跟其他人互動,另一位卻希望獨處,才能專心不被打擾的打好毛線,因為她想給乖孫最好的成品。

至於失智症住民,很多時候,只要給他發揮自我照顧及家事活動的機會,就會有明顯的改變。瑪蒂分享,只是單單在他們的生活空間設置了一座流理台,原先終日茫然呆坐在客廳的失智症住民們,便開始動起來隨手刷洗打掃。雖然在發掘這些細節上需要花費很多心力,一旦成功發掘並且做出對應的調整後,往往能夠節省更多的照顧心力。

在學術研究上,瑪蒂也分享影響活動意義的三要素:「個人」、「環境」以及「職業」,和有意義活動的四大益處:「更多社交活動」、「增加生活品質」、「降低精神藥物的依賴」以及對照顧者而言「更好的時間投資和工作滿意度」。而實務上,瑪蒂認為有意義的活動應要能夠增進住民的身心靈健康、社交關係以及生活自立。

整場下來,瑪蒂從落實高齡者住民的賦權開始,讓我們重視高齡者,也重新重視他們的日常生活,接著善用引導工具,協助住民表達自己,並且計劃個人的生活,執行計畫時,活用生命與生活協調師的六大角色技能來確保順利,最後重新強調有意義的生活對於住民生活及生命品質的重要性。

希望擁有這些新概念及方法後,台灣的機構工作者們可以不僅提升住民們的生活品質,也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感。


比利時深度工作坊之全體大合照(照片由銀享全球提供)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銀享全球】
~ 傳遞善意,深表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