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數百公斤海飄垃圾襲東沙島 中國、越南為大宗

環保 2018-12-16

賴品瑀報導

雖然台灣逐步展開限塑政策,不過保利龍、保特瓶等海洋廢棄物,跨國飄洋過海達到東沙島等無人島,中研院學者提出調查結果,指出這些垃圾,可能花了數百日在海上漂流,最大宗就來自中國與越南兩地。學者提醒,海洋廢棄物無國界,應該即刻採取區域及全球性的管理行動方案,「結合環境與野生動物監測計畫,達到雙贏」、「海上垃圾運回陸地處理」、「國際資訊交流,並確實追縱各船行軌跡」、「提高公民意識與行動,制定法律」。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等在東沙島進行海廢調查,日前登上國際期刊。賴品瑀攝。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台大漁業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柯佳吟、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研究員辛宜佳,在東沙島對海洋廢棄物展開長期調查,並將2012至2016年的成果在國際環境權威期刊發表,這也是台灣第一篇在國際期刊展現的海洋廢棄物研究成果。這個計畫目前還在持續進行,學者更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瞭解海洋廢棄物與漁業的關係。

近年海洋廢棄物問題受到全球重視,目前全球每年約有800多萬噸「塑膠垃圾」丟進海洋。鄭明修表示,這是近10多年才有這個問題,他拿出2003年東沙島沙灘的照片,仍是相當乾淨,但近年卻成為當地駐守官兵清不勝清的狀況,因此中研院從2012年在東沙島展開海廢調查。

這份調查日前在《環境研究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刊出,調查包括了在東沙島上實地調查與模擬垃圾在海中漂流軌跡。在野外定點採樣觀測結果顯示,東沙島海灘上的50公尺長測站內,每年海漂垃圾量可達數百公斤重,年件數更可高達數千件。

因季風影響,冬季在東北季風吹拂下,垃圾累積在東沙島北岸居多,來源多為位在北方的中國、台灣與日韓,夏季換成西南氣流,垃圾累積在南岸居多,來源多為位在南方的越南。垃圾類型分析,以保利龍(發泡塑膠)占最大宗,第二是其他塑膠製品、漁具等。


垃圾類型以保利龍(發泡塑膠)占最大宗,第二是其他塑膠製品、漁具等。

負責當地海漂垃圾收集、分類與統計的柯佳吟表示,從國際編碼系統(Barcode System)追溯塑膠瓶垃圾來源國,發現這些海廢的來源,以中國、越南為最大宗,佔每個月垃圾量的47.5%–63.7%,其次為台灣、日本與韓國。不過,柯佳吟也指出,2014年後,2015、2016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海洋廢棄物的數量稍有減緩,應是國際的重視開始產生效果。


海廢的來源以中國、越南為最大宗。

進行海洋物理分析的辛宜佳指出,當考量海流與表面風速進行垃圾從東沙島出發的反向模擬時,垃圾在海洋漂流可能經過數天至數百天才會抵達陸地。海流模擬預測結果更顯示,有相當比率的垃圾有高達40%的機會,將持續在海洋中打轉,也就是說,海洋廢棄物會以各種樣貌來影響海洋生態系。

鄭明修指出,這些海洋廢棄物將影響食物鏈,人類最終要自食惡果,為了以後還能吃到安心的魚,各界應該更重視海洋廢棄物問題。柯佳吟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瞭解海洋廢棄物與漁業的關係。

挺身為海洋生物發出沈重呼籲,鄭明修表示,每年都有十幾萬的海洋生物死於塑膠垃圾的纏繞與誤食,例如之前在東沙島就曾發現一隻已經80公分長的綠蠵龜被漁網纏死,看了相當心痛。而去年他在馬來西亞潛水時,曾在海中遇到一隻綠蠵龜,不但遭船隻的螺旋槳打到,而失去尾巴,肛門更卡著塑膠袋。鄭明修表示,他替綠蠵龜將塑膠袋拉出後,原本活動力不佳的海龜,就游走了。雖然對親手拯救了這隻綠蠵龜感到欣慰,但鄭明修強調,塑膠袋在海中漂浮,海龜常常誤以為是水母而誤食,在體內無法消化而造成死亡的案例仍層出不窮。
 

參考資料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 傳遞善意,深表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