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後新生兒心臟異常增加 學者:應考慮核災影響

文:宋瑞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盟特約撰述)

車諾比核災後,鄰近國家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上升;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學有鑑於此,在福島核災後研究相關數據,於今年3月發表結果,發現日本新生兒複雜性心臟異常顯著增加(手術件數)。研究同時刊載於美國心臟協會專門期刊,並受到美國主流媒體報導


美國主流媒體報導311後心臟異常增加的研究。圖片擷取自CBS新聞影片

據名古屋市立大學新聞稿,災後新生兒複雜性心臟異常(手術件數),房室中隔缺損(AVSD)增加47.7%、完全性大動脈轉位Ⅲ型增加35%、大動脈縮窄複合與單心室增加34.2%,有9種異常顯著增加(下圖),其他20種異常都沒有顯著減少的狀況。整體而言,在統計上顯著增加14.2%。


災後新生兒種種複雜性心臟異常顯著增加。圖片來源:名古屋市立大學

即便經過多次手術,新生兒複雜性心臟異常仍會折磨病人終生。據中華民國兒童心臟病基金會資料,以房室中隔缺損而言,「病童會出現運動不耐受性,容易疲勞,易反覆得到肺炎、充血性心衰竭及生長發育不佳。」主持研究的名古屋市立大學准教授村瀬香對美國CBS新聞記者表示,原因可能和核災有關。

在駐美記者飯塚真紀子專訪裡,村瀬香進一步說明:「和核災的關連還不明朗。可是,除了核災之外,想不到有其他複雜性心臟異常急增(下圖)的理由。比方說,如果是因為新的手術方法而增加,通常是慢慢地增加。像這樣的急增是不可能的。」


災後新生兒複雜性心臟異常顯著增加。圖片來源:名古屋市立大學

研究論文也提及,應考慮核災污染的影響(WE SHOULD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ADIONUCLIDES EMITTED FROM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但是,若要確認因果關係,還需要更多關於病患的資料,像是時間、地點等。研究數據來自日本胸部外科學會,是按手術樣式分類的心臟手術件數,無法做地域差異等等的分析。

儘管得到美國權威醫學組織的刊載,與外國主流媒體的採訪,但日本媒體卻幾無報導。村瀬香說:「日本主流媒體的記者有來過,卻沒有報導出來。唯一報導的是和名古屋市立大學有地緣關係的中日新聞。」


2013年東京新聞報導,YURI BANDAZHEVSKY訪日演講, 體內放射性銫(セシウム)會招致心臟疾病。圖片出處

關於車諾比的兒童心臟異常研究,日本民間團體曾經邀請前戈梅利州醫學院院長YURI BANDAZHEVSKY訪日演講(上圖),他的研究顯示,兒童體內放射性銫累積至每公斤10貝克的話,便有可能引起心肌代謝異常(下圖)。民間團體換算,5公斤的嬰兒,天天吃0.32貝克的銫137,便可慢慢累積到這個程度。不過核災疾病的認定,不同單位見解不一,YURI的研究也是如此。


體內銫137濃度越高,心臟沒有心律不整的兒童,比例越低。 YURI BANDAZHEVSKY於歐洲放射線風險委員會ECRR報告。圖片來源:内部被ばくを考える市民研究会

據報導,YURI BANDAZHEVSKY在訪日演講時說道:「儘管希望不要有健康被害的狀況,但從車諾比的經驗看,無法樂觀,對於內部被曝,只有避免吃污染食品,别無他法。」和空氣與土壤的污染不同,核食會因為通路跨越地域;琉球大學名譽教授矢崎克馬,分析沖繩對福島米的消費量等資料,發現沖繩老人災後死亡率急增的趨勢,和福島相近。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本文轉載自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 傳遞善意,深表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