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的挑戰日益嚴峻 看不丹如何因應



編譯/潘柔安 

「如果你想將很好的想法付諸實行的話,你必須依靠喜馬拉雅山的力量」──不丹諺語 



正在改變的自然環境

 

座落於喜馬拉雅山山麓平均海拔2,220公尺的不丹,是全世界海拔第四高的國家。因此,不丹人民更容易遭受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健康危害。自1950年代以降,冰河湖引起的洪水患也奪走許多人的性命,摧毀了許多村莊。在2004年不丹首次檢測到登革熱後,登革熱已在雨季時成為地方病[註1],每年腹瀉疾病的發生率是15%。

像不丹所在的高海拔生態系統正面臨一些特別的氣候變遷危害。越來越多證據指出,海拔高度增強了暖化程度,也對當地人的健康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冰河面積和水庫容量縮減、蚊子和蚋的分布擴大、瘧疾登革熱和利什曼原蟲症等疾病的發生率增加、突然的水患和山崩,以及由飲水傳染疾病的發生率提高等。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對不丹的公共衛生所造成的影響,政府當局努力地增強國家能力加以適應,並開始了一個結合氣候資料和流行病學監控的創新方法。

不丹成立了6個健康和氣象中心,進行監測和記錄腹瀉、急性呼吸道感染、瘧疾、登革熱、利什曼原蟲症,以及日本腦炎等個案,並將這些資料和氣候觀測結果與昆蟲數量加以結合,建立起全國健康系統,應用氣象變因、公共衛生及氣候變遷復原力等資料,針對氣候敏感疾病進行事先防疫。


水資源的改變

 

前述的資料收集計畫也和水資源計畫搭配發展。在不丹公共衛生工程部的努力下,已經建置了超過100個堆肥式廁所。這些馬桶不需要沖水,以降低對珍貴水資源的需求。同時,使用這些馬桶也可以預防人類的排泄物汙染水資源,減少將近1/3的腹瀉疾病。這對一個每年有將近2萬名五歲以下兒童得到腹瀉疾病的國家來說,無異是件意義極為重大的事。

其他永續使用水資源的措施,還包含投入更多資源,以更有效率地收集和儲存雨水,藉由發展集水區來活化水源,以及實行廢水管理計畫等。這些計畫也是永續發展、氣候變遷調適和公共衛生的匯流點。


讓更多人關注氣候變遷的議題

 

「風從不停止吹拂,河流也不會停歇。」──不丹諺語 

在國際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的支持下,不丹政府正著手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影響多數人的氣候變遷議題,以制定政府政策、策略和計畫,並擬定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

舉例來說,不丹回應氣候變遷的方法包含:發展水源安全計畫(Water Safety Plan, WSP)一個從集水區到消費者端全面考量的水源供應風險評估和管理的方法。目前全國都正要開始施行水源安全計畫,也預期能改善不丹飲用水的安全。

文章來源:https://stories.undp.org/the-climate-shifts-bhutan-responds

[註1] 在流行病學中,指毋須從外界輸入,便能在人口內持續出現的疾病,即稱地方病。(摘自維基百科:地方性流行)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社區力傳播網】
~傳遞善意,深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