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偽造虎鯨攻擊人類影片竄紅 為什麼我們容易相信這類消息?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羅真 編譯;陳文姿 審校
美國社群媒體8月瘋傳一段令人悲傷又憤怒的影片:一頭海洋公園的虎鯨在表演時攻擊訓練師雷德克里夫(Jessica Radcliffe),訓練師最後傷重不治!影片迅速竄紅,真相卻是,這件事根本沒有發生過。世界上不存在這隻虎鯨,也沒有這名訓練師,有心人正利用人工智慧(AI)偽造假消息。
 
虎鯨身長可接近10公尺,是海豚科裡體型最大者。但被圈養的虎鯨可能因壓力發展出精神疾病,過去曾傳出攻擊行為。圖為2009年照片。圖片來源: WikiCommons(CC BY-SA 3.0)
諸多疑點未能阻止傳播
 
事情發生不久後,多家媒體均確認影片造假。《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報導,這件事沒有可靠的消息來源、沒有值得信賴的新聞報導、沒有海洋公園官方聲明、也沒有地方政府或管理部門的回應,甚至連影片中的的「太平洋藍海洋樂園」(Pacific Blue Marine Park)都不存在。
鑑識專家發現,影片中的聲音死板、有奇怪的停頓;動作分析顯示,水花飛濺的軌跡與人物的動作不一致。連種種跡象指出 —— 影片是電腦生成的。
即便確定是假新聞,「加料」影片仍四處流傳。有的打上不同語言的版本,有的影片更換訓練師的名字持續散播。
消息負面、真假交織
 
「人們更容易被負面新聞吸引,我們更常關注那些受傷、痛苦或車禍的影片。」《富比世》(Forbes)雜誌專欄作家布蘭登(John Brandon)指出,這些極負面、沒有根據的爆紅影片為廣告商帶來高流量。
《經濟時報》報導,這支影片玩弄的是人們真實的恐懼。過去在海洋公園確實發生過虎鯨的攻擊事件。當真實事件與虛構內容交織在一起,人們就更容易相信這些內容。
虎鯨提力肯的悲劇 
 
虎鯨是強大的掠食者,身長可大到像一台公車,野外壽命平均50~80年。牠們位於食物鏈頂端,每天可游泳超過64公里覓食,魚、企鵝、海豹、海獅甚至是鯨魚都是牠們的食物。然而,被圈養的虎鯨活動空間不足,容易感覺無聊、壓力,導致動物園精神病(zoochosis),不斷重複沒有明顯功能的活動,如來回搖晃、擺動甚至自殘。
真實世界裡,確實發生過多起圈養虎鯨攻擊人類的事件。美國奧蘭多海洋世界(SeaWorld Orlando)的虎鯨提力肯(Tilikum)曾殺死兩名訓練師及一名非法闖入園區的民眾。2013年的紀錄片「黑鯨」(Blackfish)訪談了訓練師與專家,認為牠攻擊人類的主因是心理壓力。
提力肯兩歲時被捕,一直生活在圈養的世界。紀錄片發布後,大家關注到虎鯨圈養問題。因為牠,人們意識到鯨豚表演的問題。抗議及杯葛聲浪不斷中,海洋世界終止繁殖虎鯨,加州、紐約州等地也立法禁止圈養虎鯨。
 
2013年的紀錄片「黑鯨」(Blackfish)探討虎鯨攻擊事件,並訪談訓練師與專家,引發人們關注虎鯨圈養的問題。圖為2011年照片。圖片來源: WikiCommons(CC BY-SA 3.0)
參考資料
- The Economic Times(2025年8月13日),Orca attack mystery: What really happened to marine trainer Jessica Radcliffe
- Forbes(2025年8月11日),Fake Jessica Radcliffe Orca Attack Video Questions Viral Reach In AI Age
- The Environmental Literacy Council(2025年3月16日),Have orcas ever attacked humans in captivity?
- National Geographic(2017年1月6日),Why Tilikum, SeaWorld's Killer Orca, Was Infamous
- National Geographic,Orcas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CC BY-NC-ND 4.0)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愛心商城】
每一次的日常消費
都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