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日十年 千里步道推「台灣步道守護網」 邀使用者透過手機回報步道問題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喜愛走步道的民眾,現在有機會守護足下之路,不因沖刷、人為損壞影響山林。由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獨家贊助,拾穗者文化與智紳公司專業協助下,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與近40個民間團體提供內容,推出全台第一個以步道看守為目標的公民科學家網站「台灣步道守護網」。現在,帶著你的手機,看到問題就拍照!


為山林、步道盡力 要先知道這幾個步道問題

 

「任何一條步道,都有定期維護管理的需求,若步道走的人太多、超過環境負荷,或是被不當利用,再加上終年雨水沖刷,更加大步道維管力度。」千里步道協會指出,未定期維護的山徑,可能會讓步道持續劣化,導致各種問題發生,進而影響山林。

雖然除了人為因素,地形、坡度、氣候、生物相等因素,也是影響步道的因素。不過,台灣步道守護網仍綜合研判,如步道本體遭遇損耗或退化、工程或人為破壞、設施物損壞、通阻回報等幾個現象,皆可交由全民通報共同守護。

常見的步道問題樣態包括沖蝕,當溝底深度與路面落差,約成人腳踝高至膝蓋以下(15~55公分),歸類為中度沖蝕;若達成人膝蓋高或以上,即為重度沖蝕。其次,樹根裸露也是需要注意的現象,只要樹根露出地面就要回報。

其他還有「複線化」,指步道本身遇到如沖蝕、泥濘、濕滑等因素造成狀態不佳,使用者為求安全或好走,不走原本的路徑,進而導致步道加寬或產生新的路徑。或面對之字形爬坡,為求快速便利,選擇以最短的走出一條新路,俗稱「切西瓜」。另外,遇到步道崩塌無論輕重,這些都是須回報的問題。


步道複線化,拍攝地點為南投仁愛奇萊南峰步道。圖片來源:台灣步道守護網 提供。攝影:文耀興


讓手機參與山林守護 看到問題就拍照

 

民眾只需手機桌面加入台灣守護網,當行走步道時遇到上述現象,即可以手機打開回報頁面,拍照上傳並選擇步道問題類型即可完成回報。問題類型有:

  1. 步道本體損耗/退化。包括沖蝕、樹根裸露、複線化/捷徑、崩塌等;

  2. 工程/人為破壞。包括私人占用、不當維修、垃圾等;

  3. 設施物損壞。包括欄杆、扶手、拉繩、階梯等;

  4. 通阻。包括人為封閉、天然災害、雜草倒木等因素造成;

若是發現不在上述選項的狀況,每個子項目皆設有「其他」選項,可自行輸入說明文字。

此外,如果在通報時遇到無法連線的情況,台灣步道守護網仍可儲存草稿,等連上網路就會自動抓取座標、送出,上傳到資料庫。

至於問題的認定會不會因人而異?網站上設有「步道百科」詳細說明,遇到無法判斷情勢的狀況,可點選「常見的步道問題定義」確認。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系統是問題通報,並不是常態監測。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表示,長期的通報資料仍可看出回報熱點以及步道問題端倪。


 


民眾只需手機桌面加入台灣守護網,即可打開回報頁面,拍照上傳並選擇步道問題類型即可完成回報。圖片來源:截自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簡報


守護步道就是保育山林 12年來倡議天然步道不輟

 

提到台灣步道守護史,始於12年前全國環境NGO(非政府組織)會議提出的步道新願景,主張「天然步道零損失」及「水泥步道零成長」的郊山守護行動;進而並訓練一批志工擔任公民科學家。

這群志工踏訪雙北市的200多條郊山步道,進行步道的鋪面調查,盤點出大台北地區列管步道的各項議題,並在十年前(2014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將鋪面調查成果公布,引發台灣社會高度關注,千里步道協會同時宣示將每年6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訂為「台灣步道日」,倡議恢復自然步道的面貌。

「天然步道是指沒有人造設施在其上、天然的土路。」徐銘謙說,此次守護的對象就是天然步道。多年來千里步道協會倡議手作步道的施作,也是天然步道的實踐。如今,當台灣山林開放更多人走入山林,在體驗自然的同時,也讓山林與步道面臨更多劣化的問題,水土流失、沖蝕加劇等問題,「台灣步道守護網」的啟動,無啻串起更多公民行動關注步道現況。

「只要有智慧型手機,人人都可以參與。」徐銘謙說,民眾、山友守護步道的過程,也是學習使用步道的知識與態度,讓大眾知道哪些行為對步道、山林產生影響,甚至造成傷害,進而習得合適的行為,照顧天然步道。


廢輪胎成「蜈蚣步道」、木樁變無用「章魚腳」

 

千里步道整理了常見的步道奇觀,包括「深海章魚腳」,指將木樁打入土裡,木頭長期凹陷、積水,無法使用後再拆除、水泥化,明明無用,卻空占工程支出;為了廢物利用,使用廢輪胎當階梯,但是輪胎內的土會積水,造成過軟現象,走在上面不舒服,腳也不容易施力的「蜈蚣步道」;還有在山林蓋涼亭打地基,然後架遮雨棚,壓縮、切割了動物棲地的「山中公車亭」;以及「山寨版清境」民宿讓原本翠綠的山頭禿了。


清境一帶的民宿讓原本翠綠的山頭禿了,雙北的郊山也複製這種經驗,此為土城區文筆山系步道。圖片來源: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提供

這些不好的行為是否有法或規範可管?徐銘謙說,一些有邊界的國有土地可透過設施管理,以及豎立警示牌防止不洽當登山行為,但有些開闊的國有林,就很難處理,端賴大眾吸收相關知識、反映於行為上。若為私有土地,更是無法可管。

徐銘謙舉新北市一處私人土地上的電視牆步道,新北市政府便表示私有地無法拆除,但協會主張,有毒廢棄物一旦不慎踩破,有釋放有毒物體的疑慮,影響人體、土壤,據此主張環保局應介入處理。即使如此,仍主張私有地動用公部門清理廢棄物,應建立代位求償,應索取清理廢棄物產生的費用。不過,郊山常常找不到地主,地主也常常不知道土地上發生了什麼事。

無論是國有、公有或私有地上的步道,都可以通報,畢竟山林是一體的概念。對於既存的通報機制則鼓勵山友善用,如地方政府1999專線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供掃二維碼(QR Code)通報。回報之後,千里步道將協助套疊圖資,盡力找到主管機關通報、討論問題。而很多人通報,嚴重迫切的通報熱點,會優先處理。


林口區祖師巖登山步道。使用廢輪胎做成的步道,輪胎內的土會積水,造成過軟現象。圖片來源: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4日記者會上,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現身說法,一年多前聽到這個網站架設的構想和目的時,便相當認同,尤其有了孫子後常常想,要留給他們怎樣的環境,他們成長過程能不能仍享有一樣的自然美景?台灣步道守護網的設立,就是號召更多人參與守護的行動。他自己多次帶領員工參與手作步道,實踐守護山林的行動。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CC BY-NC-ND 4.0)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