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還會遇見同一隻鯨魚嗎? 再返花蓮的「花小香」

文:夏尊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海上解說員);攝影:林思瑩(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海上解說員)

有可能在海中遇到同一隻鯨豚嗎?不時在出航前詢問眼前的同航者,大部分人都會一臉狐疑地搖搖頭。

海那麼大,怎麼可能?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累積了二十年的觀察紀錄,我們想要跟大家分享,有可能的。

真實世界裡,就在台灣島嶼身邊的太平洋,有些抹香鯨,常常回來。有一尾抹香鯨我們已經記錄十年,是我們在大海渴望相會的老朋友,期盼牠日日安好,歲歲年年優游自得於大海。

「花小香」就是那尾記錄了十年、住在心裡的抹香鯨。


2014年初相見

 

「花小香」是隻很特別的抹香鯨,2014年7月,我們在花蓮外海第一次遇見牠,當時就發現牠的與眾不同。其他抹香鯨多半呈現身體平行海面的姿勢,牠卻會頭上尾下、像個好奇寶寶似的,近距離打探船隻,讓船上的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同年8月15日,我們再次相遇,透過尾鰭照片比對,興奮地發現就是之前造訪花蓮外海的牠,只是背上多了一道長長的疤,欣喜之餘,不免為牠擔心。從體型大小和群體狀態,我們推測牠可能是隻少年抹香鯨,將牠取名為「花小香」,「花」意指在花蓮相遇,「小」是因為牠還年輕,「香」是取抹香鯨的其中一字。


2014年7月,第一次記錄到「花小香」的年輕身影。圖片來源: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影:夏尊湯


名字牽起念想與記掛

 

有了名字,就有了念想。牠就像是我們在海裡的朋友,期盼年年相遇,知道牠安好。

沒讓我們失望,2015年6月、2016年6月、2016年10月,「花小香」連續三年來到花蓮外海,而且一年當中、兩度造訪,從炎熱的夏季到漸涼的初秋。不變的是,當船隻保持距離以怠速友善方式靠近時,「花小香」仍會像初次見面頭上尾下的打探人們。三年觀察下來,我們發現牠一年年長大了。

頭部的小肉瘤依然存在,右尾鰭缺刻最右側的邊緣,一個小w型的缺刻則少了中間的分支,成了隱形的三指峰。黑潮解說員郁翔說「牠的尾鰭是不是破得有點多啊?」相較「花小香」當時的同夥,「花大冠」的尾鰭的確是秀氣多了,缺刻只有一點點、小小的。


當時一同出現的鯨夥伴「花大冠」的尾鰭特徵相當完整,只有小小的缺刻。圖片來源: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影:夏尊湯

也因為2016年10月初抹香鯨群逗留花蓮外海的時間長達十來天,我們有機會拍攝和蒐集同時段出現的抹香鯨尾鰭照片,知道「花小香」有兩隻其他同伴,雖然不曉得這樣的夥伴關係能維持多久,初出社會,能有伴似乎也不錯。邊蒐集資料,我們也邊參考其他國家已知的抹香鯨社群關係,少年雄性抹香鯨會離開母子育幼群,和其他雄鯨遨遊大海。從書本知識到實際觀察,我們對抹香鯨的認識又多了一些。


垃圾入海 牠們可安好?

 

2017年沒有「花小香」的消息,直到2018年9月中旬才遇見牠。連續三日的逗留,讓我們有更多時間觀察,也透過GoPro水下攝影,拍到了牠伸出體外的陰莖,確定「花小香」是貨真價實的大男孩啦!

2019年9月中,再次出現牠的蹤跡。然而海面上的「花小香」,頭部卻被垃圾包圍,讓我們看了心驚也憂心。曾經,擱淺死亡的抹香鯨胃中滿是垃圾,總是好奇探索世界的「花小香」不要誤食啊!

2020年到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人類的這幾年,出航的時間少了,「花小香」仍安然優游大海嗎?

沒能相見的日子,我們仍陸續到學校、團體分享「花小香」的故事。

2022年10月,我們應獨立書店「鯨魚老師的自然書房 EcoIdea」之邀,在台東的一所小學有場難忘的繪本分享。

中年級的孩子熱烈參與問答互動,中場休息時還來到講台前,仔細觀察鯨豚掛布、海報、模型,鬚鯨有兩個噴氣孔、齒鯨有一個。抹香鯨不一樣,一個噴氣孔是長在頭部左前方!孩子們自己驚喜的發現!

雖然孩子們的熱情討論,讓我們分享進度落後了些,但是當我們講起繪本故事,全場專注聆聽、安靜無聲,似乎孩子們也和「花小香」一起游進了廣闊的大海,跟著牠一起感受相遇的種種。

故事分享的最後,我們展示「花小香」的海上紀錄照,當切換到2019年9月那張照片,一位男孩舉手發問,「這是『「花小香』的海上真實照嗎?」「是的。」「這是牠最後一次出現的畫面嗎?」「是的。」

瞬間,偌大的教室裡,從熱烈討論的鬧哄哄,像突然按下了靜音鍵,悄然無聲。

我們簡短誠實的回答,震驚了善良的孩子。這麼一隻近乎年年回訪花東外海的抹香鯨,最後一次現身,是游在垃圾堆中。


2019年9月「花小香」出現時身邊的海漂垃圾,怵目驚心。圖片來源: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影:沈瑞筠

也因為看到「花小香」出現在海漂垃圾堆中,讓我們更掛心牠,更關注海,努力推廣海洋環境教育理念,因為唯有海好,海洋生物才會好。

以抹香鯨的習性來說,一年年長大的「花小香」,游動的範圍可能愈來愈大,也許游到高緯度海域。於是經常瀏覽各國的網站,有其他抹香鯨出現的海域即詢問對方是否有更清晰、更好角度的照片,甚至國際媒體路透社發表的擱淺抹香鯨照,也都揪著心細細比對。海內外始終不乏滿肚子塑膠垃圾的死亡鯨豚。只盼牠學會避開危險,保護自己。

2023年夏天,地球終於要慢慢擺脫新冠疫情的威脅,我們又能航向大海,心裡的牽掛也一直在,三年沒出現、尾鰭缺刻凹凹凸凸、大膽好奇的「花小香」,還好嗎?

六至七月花蓮近海有密集的抹香鯨觀察紀錄,多半是育幼的母子鯨群。「花小香」是年輕的雄性抹香鯨,可會和其他雄鯨共游,不再和母子鯨群一起。之前和「花小香」一起出現的「花大冠」這幾年來過花蓮幾趟,卻沒再看到「花小香」同行。牠們不再結伴共游了嗎?

天氣更熱的盛夏,黑潮解說員思瑩傳來了好消息,她拍到「花小香」了!

知道消息的那刻,心跳無法抑止的加快,聲音想要迸出喉嚨!

思瑩說,7月18日早上賞鯨航班中,這隻抹香鯨獨自出現在海面上,牠漂在海面呼吸換氣幾次後舉尾下潛。牠大大的尾鰭讓長期拍照比對抹香鯨的思瑩覺得「很面熟」!經過比對,確定是「花小香」!這次牠沒有像以前那樣主動接近賞鯨船,是因為成年了嗎?


花小香尾鰭有很多的缺刻,也歡迎大家比對手邊的照片。圖片來源: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影:林思瑩

即使思瑩比對過了,仍然會忍不住點開照片、放大缺刻,一一細細比對。

這個皮蛋「花小香」,又把尾鰭玩得更花了,右尾鰭變化不大,左尾鰭有幾處缺刻弧度變大也變深。沒記錄到的這幾年,去了哪裡、遇到了誰、遭遇了些什麼事呢? 


2023年再次與「花小香」相遇,除了體型長大不少,行為上也更接近成年鯨。攝影:林思瑩

可以確定的是,「花小香」是隻真實存在的抹香鯨,而且就在臺灣島嶼身邊的太平洋。如果我們的海能夠繼續有足夠的食物、有安全又少垃圾的海洋環境、有友善的船家、人們,也許「花小香」有機會陪伴我們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盼島嶼、人、鯨情緣 世代傳承

 

抹香鯨的壽命和人類相近,如果「花小香」健康平安,年年重返花蓮。這幾年見過「花小香」的人類小孩長大後,再帶著自己的小孩出海,或許有機會和「花小香」重逢,就可以歡喜地和孩子介紹,牠是爸媽小時候見過的抹香鯨,牠叫「花小香」。這些年,牠常常回來花蓮喔!

期盼「花小香」能陪伴島嶼的孩子長大,有隻喜愛的、牽掛的、有感情的抹香鯨,在記憶裡一起成長,成為世代傳承的島嶼、人、鯨故事。

孩子們常問「花小香」是真實存在的鯨魚嗎?是的,歡迎你常來大海探望牠。和我們一起守護大海、守護牠。

海那麼大,只要我們保護好牠的家,或許有機會相見、在遼闊自由的大海。

※本文轉載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十年,2023花小香又回來了〉,本文原刊於2023年8月18日。
※更多相關內容,歡迎追蹤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粉絲專頁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CC BY-NC-ND 4.0)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