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典藏標本到河川調查結果 「TBIA入口網」記載逾2000萬筆生態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繼2021年9月六個跨部會成立「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TBIA),歷經兩年多的努力,昨(12)日推出「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共通查詢系統」平台,集合10個單位,累積近2000萬筆生態調查資料,以及百萬筆典藏標本資料,彈指之間就能查詢台灣古來今往生態資料。TBIA聯盟新夥伴經濟部水利署累積20年河川情勢調查資料,也將填補河川生態的空缺。


食蛇龜。圖片來源:林業署提供


TBIA入口網提前完成建置 資料持續成長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Alliance,簡稱TBIA)目標之一是建構「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共通查詢系統」平台(後稱TBIA入口網),推廣資料開放共享、強化各資料庫之間的串連,提升資訊的可用性與應用潛力。

2021年聯盟成立之初,就推動TBIA入口網的建置,原訂三年完成,經過前後約一年多的籌辦、測試,現在提前對外公開,並提供全民共享,而且資料量將持續成長。包括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TBN)、全球生物多樣性機構(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等台灣生物多樣性相關資料,都將進入平台資料庫。

「活的資料庫就是資料持續、不斷的成長,再加上民眾大量使用、引用,讓它發揮效果。」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長兼TBIA現任會長楊嘉棟說,並邀集握有資料庫或資料生產者加入。

生多所生態組長兼TBIA秘書處秘書長林瑞興表示,若將國土面積以長寬各5公里(25平方公里)為一網格計算,則TBIA入口網涵蓋度達100%,也就是每25平方公里都有相關紀錄。


典藏標本鑑古知今 近20年情勢調查填補河川生態空白

 

今(2024)年TBIA更新增四名成員,包括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科學博物館、中研院團隊與經濟部水利署。其中,台博館與科博館的「典藏標本」擔任重要地位。

研究人員分析過去數十到百年間持續採集的玉山杜鵑花苞及開花標本,得知玉山杜鵑開花時間提早約兩週,由此得知氣候變化的訊息,也得以預測未來趨勢、擘劃未來。


玉山杜鵑。圖片來源:林業署提供

除了典藏標本資料,水利署持續近20年的河川生態調查,也同樣珍貴。水利署副總工程司陳春宏解釋, 2005年起,水利署即針對全台灣中央治理的24條河川、兩條與縣市共管的河川進行「河川情勢調查」,包括河川的生態現況,以及動植物分布。

第一輪十年調查結束後,現持續第二輪調查,這些資料都在水利署資料庫中。「若是放在水利署,外部就無法取得;加入聯盟(TBIA)之後,這些資料就可以透過平台分享給大眾。」

陳春宏表示,水利署過去以防洪工程為主,當意識到河川沒有生態考量,光是工程並無法改善河川環境時,改變也隨之發生。水利署與特生中心(現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啟動河川調查,完成「河川情勢調查參考手冊」。手冊經水利署公告後,其附屬單位都須依據手冊進行調查,了解生物棲息環境,並在工程設計時納入考量。


巴氏銀鮈。攝影:張詠青


生態資料開放共享 打造台灣生物多樣性任意門

 

除了個人及生態環境監測需求,TBIA入口網也能支援國家級指標推算的重要工具,比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及達成2030年保護區達國土面積30%的全球保育目標而推動的「有效保育地」(參考農業部林業保育署暫譯,英文全名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OECM),不但與全球生態保育資料庫串聯,更提供完整、便利的資訊寶庫。

此外,部分物種因數量稀少,或具市場價值,容易遭有心人士覬覦,資料須經模糊加密,尤其是像植物這類無法移動的物種。但研究人員仍可依照規定提出申請,通過審核就能取得資料。

除了已加入聯盟成員,TBIA近年也協助手上擁有資料、願意開放共享的民間團體或私人公司,將資料轉化為開放資料,進入TBIA入口網及各大資料庫,讓這些資料也能在全球流通。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CC BY-NC-ND 4.0)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