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Archireef前進阿聯 3D列印復育珊瑚礁盤 存活率逾九成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 阿布達比報導 

「3D列印完成後,要等上二到三星期乾燥,才能送進烤箱。烤箱的溫度不能上升太快……」在阿布達比自由經濟區的廠房裡,來自香港的新創公司Archireef正以人工陶土為材料,製造復育珊瑚需要用到的礁盤。

相較傳統材質,這過程繁瑣耗時,火侯稍不留意,成品還會乾裂受損。辛苦的代價就是讓復育珊瑚的存活率從不到30%提高到95%。這項技術創新引起阿布達比投資公司關注,進而開啟這段從亞洲到中東,跨國際的珊瑚復育之旅。


潛水人員正小心翼翼的將小珊瑚碎塊放入礁盤中,期待牠們能穩定長大。圖片來源:Archireef


為珊瑚量身打造3D陶土礁盤

 

2017年,阿布達比海域發生大規模白化事件,73%以上的珊瑚礁死亡。不過,還是有倖存的珊瑚碎塊。Archireef將小珊瑚塊放在礁盤,讓珊瑚有個穩定的生長環境。

「一開始我們也嘗試使用混凝土、塑膠和金屬來製作底座,但珊瑚成長後常因重量不均而掉下來,存活率降至20%。」執行長余碧芬(Vriko Yu)透漏。而且,陶土是弱酸性,與珊瑚特性較接近。

Archireef利用3D列印礁盤,可依據復育環境的生態「量身訂製」。礁盤上面大小不一的孔洞,便是為不同珊瑚的生長特性做的設計。

余碧芬解釋,較大的空間可放下腦紋珊瑚(Platygyra),軸孔珊瑚(Acropora)會像樹枝狀擴展,則放在較小的孔洞間。礁盤的大小讓一位潛水員就可以完成布署,六角的外型則讓基座擴展上更具彈性。


Archireef已經在阿布達比海域完成1200塊小珊瑚礁塊的布署,礁盤總面積約40平方公尺。圖片來源:Archireef


利用3D列印技術,可量身打造適合當地海洋珊瑚生態的礁盤。圖片來源:Archireef


積累8年的成果 化成商業化生產的第一步

 

3年前,香港大學博士生余碧芬與指導教授貝克(David Baker)、擁有豐富新創公司經驗的特克雷克(Deniz Tekerek)三人共同成立Archireef,並在香港海下灣海岸公園布下超過120塊的陶土礁盤。

創新的珊瑚復育方法很快地吸引了《CNN》等國際媒體的報導,以及「世界經濟論壇」的注目,將Archireef推向國際舞台。2022年,Archireef入選富比士雜誌亞洲最值得關注的100家新銳企業(Forbes Asia 100 to Watch)並獲得中東主權基金ADQ投資。

阿布達比眼前這座廠房,是Archireef邁向商業化生產的第一個基地。看似一路順遂的發展進程背後,是8年研發、摸索的成果。如今,Archireef已經完成1200塊珊瑚碎塊的布署,復育面積約40平方公尺,將持續進行三年監測。


Archireef珊瑚礁復育礁盤的創新設計引發國際注目,2022年起從亞洲拓展到中東地區。圖片來源:Archireef


活過高溫的珊瑚 會是抗暖化「超級珊瑚」嗎?

 

阿聯海域曾遭逢兩次嚴重的珊瑚白化事件,但部分地點已開始有復原的現象。科學家為此感到興奮,這是否代表這裡存有活過高溫的「超級珊瑚」?如果它能在其他海域存活,這會是提高全球暖化下的珊瑚存活率的解方嗎?

這種期望可能太過樂觀。余碧芬解釋,僅是從淺水區移至同海域更深的地方,珊瑚都要重新適應新的海水溫度與紫外線的變化。想將珊瑚移置另一個海域需要全面的風險分析,但並非全然不可行。澳洲大堡礁經歷大規模白化事件後,也有類似研究。

根據全球珊瑚礁監測網路(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全球在2009年至2018年間已經失去了14%的珊瑚礁。聯合國則指出,倘若升溫2°C,超過99%的珊瑚礁都將死亡。

2023年7月是史上最熱的一個月,海洋溫度也創新高。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形容「全球沸騰」的時代已經降臨。如何留下更多珊瑚,挑戰才正開始。


布署在海底的礁盤成為珊瑚及海底生物的家。圖片來源:Archireef


看專題:沙漠之城 石油之外: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看文章:【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 編註:本次專題報導內容由國泰金融控股公司贊助行程旅費,但不干預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CC BY-NC-ND 4.0)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