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快篩結果,限塑淨灘有感
作者:綠色和平
第二次環島海岸快篩調查結果顯示,估計全臺海岸上共有1,095萬公升的垃圾,約1,800臺垃圾車的量。與第一次相比,海岸上的海廢微幅減少,顯示淨灘和限塑為背後功臣。
問題一:猜猜全臺一年半以來,有多少場淨灘?(A)5000場(B)1萬場(C)2萬場。
答案:(C)2萬場。根據環保署統計,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間,全臺共動員近40萬的人次,舉辦23,469多場淨灘,海灘上清出7千多噸的海廢。您猜對了嗎?
問題二:再猜猜,一個海岸上,一次最多可以撿到幾隻鞋?(A)30隻(B)50隻(C)100隻。
答案:(C)100隻。快篩大隊去年10月,進行全臺第二次海岸垃圾調查時,在苗栗通宵海岸100公尺的範圍內,撿到100隻鞋子(大部分是拖鞋,有三雙成對的球鞋)。
全臺海岸垃圾微幅減少
為期一年,每季環臺一次的海岸快篩調查,繼2018年7月之後,去年10月已完成了第二次,結果總計全臺海岸垃圾,有1,095萬公升的海廢,未經壓縮的話可裝1,800臺垃圾車,距第一次結果,微幅減少。
推估這次海廢減少的主要原因,為淨灘和限塑政策,如兩次快篩都居海廢排行榜首位的新北市瑞芳區,第一次快篩結果發布後,東北角風景管理處主動清除,而9月國際淨灘日,上百場全臺淨灘活動也成了海廢減少的背後功臣。去年12月,公民團體「荒野保護協會」發布淨灘數據顯示,從海灘撿到的塑膠袋比例,是14年來最低,顯示減塑政策發揮效果,店家不免費提供塑膠袋,連帶影響海灘上的垃圾量。
淨灘是將海灘上垃圾清除最快的方式,但當垃圾出現在海灘上的速度勝過清理的時候,就需要「抗塑大作戰」,不僅是源頭減塑,更要末端清除已經堆積在海岸上的垃圾。因此找出全臺海岸上垃圾實際的數量,最多累積垃圾的地方在哪裡,好做重點清除,以及「海漂垃圾」會如何順著季風和洋流去旅行,就是海岸垃圾快篩調查的一大重點。
去年7月,綠色和平與荒野保護協會,結合其他公民團體與個人,啟動全國首次海岸垃圾快篩調查,第一次計算出全臺海岸上有多少垃圾,調查結果顯示,共有1,266萬公升的海廢,未經壓縮的話可裝約2,100臺垃圾車。
每次快篩為期約兩週,由快篩大隊分批至全臺1,210公里的海岸線,以10公里為一個測站,進行全島121個測站的快篩調查,以黑色大型垃圾袋換算海廢體積,估算每個測站海岸上有「多少袋的垃圾量」,再以此推估出臺灣本島海岸上總共有多少垃圾量。
誰是海廢王?
最常見的海廢,為養殖漁業保麗龍、廢棄漁具(如漁網繩索和浮球)、塑膠瓶罐。兩次快篩顯示,此三項仍高居海岸上的前三名垃圾,特別是西南部沿海,用來支撐牡蠣養殖蚵棚的保麗龍,密度亦較其他地區高,根據漁業署統計,尤以雲林、嘉義、臺南等地使用量最多。
全臺兩次快篩顯示,西南沿海用來支撐牡蠣養殖蚵棚的保麗龍,也是海廢大宗。
不同於塑膠垃圾,廢棄的漁網一般民眾較難清除,因此可能需要大型機具或是人為方式開挖清除。漁網對海洋生物殺傷力較大,動物容易因纏繞導致傷殘或死亡,若以大型機具開挖的話,也需要考量臺灣沙灘上高生物多樣性的區域,避免把沙灘上鳥窩、鳥蛋、螃蟹洞等都鏟掉,也需要避開繁殖季才可以。
針對漁業署最近加入由環保署與多個環保團體建立的「海廢治理平台」,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我們會要求漁業署對漁業廢棄物提出管理辦法,如漁網實名制,並在港口設置暫置點供漁民回收舊網具,或可向韓國借鏡,輔導養殖業研發替代漁具,取代保麗龍,並進一步將具體辦法納入漁業法或另訂條例。」
十大海廢「熱區」
熱區(hotspots,也稱熱點),不是最熱的地區,而是代表這些區域的海廢密度最高。這也是快篩調查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找出最髒的海岸,來重點清理。
第一次快篩調查顯示,56%海廢集中在10%海岸線上。第二次結果與前次相似,49%海廢集中在10%海岸線上。換句話說,以解決海洋廢棄物的二大關鍵,「源頭減量」與「海岸清除」,若能集中火力在全臺10%最髒的海岸上重點清除,將能減少全臺海岸上一半左右的垃圾。
兩次快篩調查的前十名變化(底線標註部分,亦為第一次調查的前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兩次快篩都排行第一的新北市瑞芳東北角,2018年7月第一次快篩結果發布時,預估現場有210袋的垃圾量,經東北角風景管理處把該區的海漂垃圾全部清運完畢後,同年9月發現多數垃圾已被清空,只有人工集魚器(FAD)因太大搬不走,還留在原地。但時隔三個月,10月的第二次快篩發現,短短一個月內,這裡就累積了85袋的垃圾量,海廢量位居全臺之首,且一般民眾難以到達,顯示東北角是最需要政府投入資源定時清理的地點。
新北市瑞芳東北角台2線的人工集魚器(FAD)因太大不易清除,還留在原地。圖為第二次快篩大隊一員,與人工集魚器尺寸的比較。
找出最髒的海岸,之後呢?
目前全臺已進行了兩次海岸快篩調查,第三次快篩調查即將出發!透過長期的監測和調查數據,才能對於海廢累積的原因有更完整的結論。透過快篩的方式,我們會知道全臺海岸垃圾的總量,並得以從源頭來制定計畫,減少這些廢棄物從陸地流到海洋,以及如何預防它們在垃圾處理的過程中溢出,並減緩塑膠廢棄物在海岸上對生態和生物的影響。
##綠色和平與荒野保護協會感謝以下夥伴,共同參與全臺快篩調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海洋公民基金會、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愛海的旅行、陳彥翎
資料提供:綠色和平 http://www.greenpeace.org.tw
【全文轉載自綠色和平】
~ 傳遞善意,深表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