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中找靈感 蚤操開創染織新路

文創 2023-03-23

【記者陳安蓉、黃雅詩/臺北市報導】
「如果要做的話,就要做一個很有挑戰性的事情,把它當作我們創業的起點。」蚤操染織的創辦人光雙眼發亮地說道。就讀臺北藝術大學時,光參與了婆羅洲蠟染工作坊體驗課程,因而埋下了染織創作的種子,為了與市面上使用現成布料製成的的布作產生區別,她與伴侶Zoma決定親自鑽研染布和車縫技術,並一手包辦所有產製流程,在2014年共同成立「蚤操染織」這個品牌。


融合多國技法 台灣不再只有藍染

 

在台灣比較常見的染色手法是藍染,但其實在不同民族及文化中,染色是可以有很多變化的,比如說日本有講求精細工藝的絞染、印尼有充斥幾何線條的蠟染,而美國有大膽奔放、渲染迷幻感強烈的Tie Dye。台灣本就是多元化的國家,所以當光和Zoma初接觸染布之後,便決定著手研究不同國家如何運用這些媒材將他們的民情體現出來,再從台灣的傳統出發,與其做結合,讓作品不再只是特定的樣子,而是多了更多的元素存在。


↑蚤操創辦人Zoma(左)和光(右)。攝影/黃雅詩

認真生活、仔細觀察周遭的人事物,對創作有很大的幫助,Zoma表示,自己對台灣的傳統建築與歷史文化相當感興趣,所以許多靈感都是從眼前所見去做發想。曾經有一次到外縣市遊玩時,看見三合院的牆上佈滿漂亮的花磚,便打算將老花磚的圖案擷取出來,用染布方式呈現,最後也成功創作出一系列花磚作品,包括衣服、背包、抱枕套等,或許這些東西並不是主流認為的美學,但它是屬於台灣人特有的生活記憶。


↑以台灣傳統元素「花磚」為發想的染織作品。照片提供/蚤操染織

台灣的染織品大多分為人造染料和天然染料兩大路線,人造染料最大的特色是色彩對比強烈,較沒有辦法讓普羅大眾接受,美式渲染就是其中之一。其製作方式有四步驟:第一先將布料清洗乾淨;第二抓起布料中心點旋轉成螺旋狀,再用橡皮筋綁起來分4到8等份;第三淋上染料後靜置,靜置時間越長顏色越深,反之亦然;最後再依正常洗衣程序洗滌就完成了。光表示,當初他們也是從美式手法入門,後來學習更多用色技巧後,才逐漸將色調調製的更為柔和,讓臺灣人能於日常生活中穿搭、使用。而天然染料則較為傳統,消費年齡層也較高,在蚤操,人造染和天然染這兩種染色技術是並行的,因為他們希望讓手染融入到各個年齡層的生活當中,且不會有任何違和感。


↑正在進行染織創作的Zoma 。攝影/黃雅詩


無法言傳的美 用作品來表達

 

除了從人文角度探索台灣的美,光和Zoma對自然景觀也保有高度關注,經常上山下海從事各項活動,所以許多作品的線條與色彩都是以大自然為發想。Zoma興致勃勃地說,某次在溪谷間露營時,半夜起來上廁所,無意間看到月光灑落在溪流上,形成一層又一層的反光面,便決定將這片美景轉化為創作,並命名為「月光」,一方面易於辨認,另一方面這正是自己眼前所見。


↑「月光」,Zoma在溪谷間露營看見美景後的創作。照片提供/蚤操染織

細細品味自己經歷的一切,再發掘其特色,是創作者的日常。Zoma舉例,好比今天看到一棟房子,它的外觀、顏色、線條呈現或是建築風格都是可以觀察的細節,若覺得有趣,進一步該構思的是是否能運用到染織設計中。台灣其他手染創作者的風格大多偏單一面向,但人不可能在每一個場合都穿著相同類型的服裝,蚤操最注重的是以色調、色彩去思考如何在保留特色的同時,也能夠創作出多種風格的衣服讓大家好搭配。


↑蚤操設計的彩虹染織創作。攝影/黃雅詩


時間有限 希望無限

 

由於蚤操染織的工藝師只有光和Zoma,而兩人同時又是夫妻的身份,所以他們的工作及生活其實是綁在一起的。光透露,自己和Zoma從大學時期就在一起了,兩人原本是不會吵架的情侶,但現在因為工作的緣故,時不時就會出現一些小爭執,彼此也耗費了很多時間在溝通調整上。她認為有效的溝通遠比情緒宣洩來得重要,所以兩人默契地制定一套SOP,若下次再有類似事件發生,就照著這套流程走,避免浪費過多的時間在無謂的爭吵上,溝通可以是問題,同樣也能夠是解方。

蚤操目前遇到最大的困境是「靈感太多,時間不足」,光和Zoma皆已養成邊觀察邊思考的習慣,所以他們經常在腦袋拼湊眼前所見之事物如何與染織結合,導致靈感湧現時,無法抉擇創作的先後順序。工作室除了自己創作外,還有開設體驗課程,兩人想做的事非常多,但每個人的一天僅有24小時而已,因此時間的分配在經營上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縱使時間的壓縮使兩人備受挫折,但每當課程結束後得到學生的正向回饋,都會讓光和Zoma擁有更多的動力持續下去。初次接觸染織的學生往往會對自己很沒有信心,不曉得做出來的成品如何,Zoma表示,雖然自己能夠預料到他們的作品大致上會是什麼樣子,不過看到學生們開封作品那瞬間,臉上充滿驚訝、喜悅的神情,自己也會更積極的想將染織創作推廣出去,讓更多人認知到原來自己也能做出如此美麗的作品,況且手染這項工藝沒有對與錯,所有的線條、顏色和想法的呈現都是獨一無二的。


多面向經營 交流互動不能少

 

除了位於大稻埕的實體店面外,蚤操也有架設自己的官網、加入線上平台、參與市集擺攤甚至和其他寄賣店家合作,為的就是能接觸到更多不同客群。Zoma表示,自己和光都是抱持著推廣作品的角度來思考,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染織品的特色以及製作過程,最近也有深入校園的活動,讓小朋友體驗「薑黃染」,且一併分享何謂染織工藝師,讓他們了解社會上不只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還存在著這項有趣又特殊的職業。

蚤操染織的社群媒體不同於其他店家著重在商業宣傳上,更多的是想法、經驗分享或是兩人的出遊所見,讓大家能夠清楚知道蚤操是由誰在經營,也能藉由社群來了解他們對染織、對生活的看法,以此營造出親切感,讓客人敢與店家討論交流,激盪出更多靈感。Zoma分享曾有一位老顧客希望他們能設計一件紫色和灰色搭配的衣服,兩人聽取建議製作完成後,上架到官網竟成為熱賣款,Zoma打趣說道,這位客人等於是他們的忠誠粉絲兼御用設計師,這正是最理想的互動方式。


↑與客人討論交流後研發出的新配色,後來成為蚤操熱銷款。照片提供/蚤操染織

一開始蚤操並沒有實體店面,而是以工作室結合居家的方式經營,隨著體驗課程的增加,請學生到家中上課多少讓兩人有些難為情,所以才決定將基地遷移到空間完整、交通方便的大稻埕。光表示,自己和Zoma近年來致力於讓「體驗經濟」實踐在手染工藝上,希望能開啟不同凡響的商業模式,讓染織真正融入到大家的生活當中。


↑蚤操位於大稻埕的實體店鋪。攝影/黃雅詩


採訪側記

在尚未認識到蚤操染織以前,我單純的認為台灣人熟知的「藍染」,是染織技法的統稱,直到深入了解後才明白藍染其實只是字面上把織物染成藍色的意思。這次的採訪讓我看見光和Zoma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抱有多麼大的熱情,即便工作室只有兩人在經營,也打理得相當完善,透過兩人清晰的口條和耐心的講解,也讓我這個門外漢更加認識染織的世界。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CC BY-NC-SA 3.0 TW)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