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救援受傷小海龜 連續六天排便只排出塑膠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一隻受傷小綠蠵龜被發現仰臥在澳洲雪梨的海灘,隨即送往塔龍加動物園(Taronga zoo)野生動物醫院緊急救助。幼龜除了腳蹼與殼上有傷外,令院方驚訝的是,牠肚子裡滿是塑膠,並且連續六天排泄都拉出塑膠。幸而在細心照料下,如今已恢復健康。


塔龍加野生動物醫院收容的受傷小綠蠵龜。圖片來源:塔隆加保育協會

院方說明,幼龜重127克,被發現時少了一個腳蹼,另一隻腳蹼上卡著碎片,殼上還有洞。除了這些傷勢外,身體狀況良好,也可以游泳。令人意外的是,他接下來開始排便。

「連續六天排出塑膠,完全沒有糞便,只有塑膠。」塔龍加動物園獸醫護士馬蕾(Sarah Male)說。

馬蕾說,牠排出的塑膠尺寸、顏色和成分都不太一樣。有些很硬,有些很鋒利。這個可憐的小動物都在吃這些東西。

《衛報》報導,在院方的照料下,小綠蠵龜已恢復健康、體重近400克,但牠可能要一年後才能回到野外。院方表示,幼龜特別容易受到獵物的攻擊,等牠大一點再野放,生存機會會更高。

醫院表示,他們每天以紫外光照射幼龜,協助幼龜成長,並提供均衡的食物與營養補給。塔龍加野生動物醫院每年要照顧多達80隻的受傷海龜,很多海龜是因為被釣魚線纏住或吃下魚鉤和塑膠而被送到這裡。

雪梨所在的新南威爾斯州正在推行減塑計畫。今年6月1日起,禁用所有輕型的一次性塑膠袋;11月起,吸管、餐具、碗等一次性塑膠製品也會被禁止使用。官方預期,禁令將在未來20年減少近27億件的塑膠垃圾進入環境。

塑膠對海洋環境具有破壞性的影響。塔龍加學習與社區影響中心經理斐爾布拉德(Belinda Fairbrother)指出,專家估計,33%的海龜和43%的海鳥在其一生中曾吃下塑膠;也有預測指出,2050年海洋中塑膠的總重將比魚還重。


參考資料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CC BY-NC-ND 4.0)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