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勝文用3D列印與現代材料轉變漆器

【記者呂之恆、邱宣翰/台中市報導】各種形形色色的漆器,從我們平常用的碗筷,到經過繁複工序而成的脫胎漆器藝術品。位在大甲鐵山的鐵山漆坊裡,廖勝文自豪的一一介紹著自己的產品。從原本的醃漬工人,到成為漆器大師,廖勝文立志將漆器推廣給大眾,與國立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眾多公家單位合作開班授課,讓漆器可以被更多人看見,也期許漆器成為新一代的環保媒材。


因一場傷病開啟漆器人生

 

「我是三十六歲才轉行的」,雖然廖勝文在國中與高中時都是念美術相關的學校,但由於當時正好是台灣加工出口的高峰時期,高中畢業後的他就沒再繼續升學,也沒有因為念了美術走上藝術這條路,而是幫忙大哥與二哥的工廠,進行醃漬物的製作與鞋底加工,廖勝文也就這樣一路做到三十六歲。

在三十六歲這年,因為一場意外,導致肌肉受傷,廖勝文沒辦法繼續在工廠工作。失去工作的廖勝文,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到工藝所參加進修課程,一邊休養身體,一邊學習自己所喜愛的藝術。在學習的過程中,廖勝文慢慢的發現了自己對於漆器的天份,「現在不做,大概也沒有機會了」,秉持著這樣的想法,以及不想後悔的心情,廖勝文隻身投入到漆工藝的學習當中。

決定要學習漆工藝的廖勝文,參加了當時宜蘭傳藝中心與工藝所共同推行的第一屆的工藝傳習計畫,在草屯工藝所進修與學習。「我是那裡最老的學生」,雖然當時廖勝文的年紀已遠超過「學生」,但是由於自己對漆器的喜愛與迫切的學習心態,在上完了為期十個月的課程後,隔年就入選第五十二屆全省美展,並拿下台中縣美展工藝類第二名,廖勝文也慢慢的開始了自己的漆器人生。


↑廖勝文對漆器侃侃而談。攝影/邱宣翰


與眾不同的脫胎漆器

 

漆器,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藝,有將近七千年的歷史,而台灣的漆器發展,則是從日治時期開始的。漆器是在不同的物質上面塗上從漆樹提煉出的漆,而塗上樹漆後的器具也可以有更好的保護力,而「胎」則是用來稱呼這些被依附塗漆的本體。「脫胎漆器」則是將上完漆後的胎去除,讓原本的漆器可以達到更輕更耐用的效果。


↑廖聖文的得意之作。攝影/邱宣翰

「他的施作難易度是完全不一樣的」,脫胎漆器,與傳統的漆器在製作上面多了一道「脱胎」的工序。而脫胎又是以填灰、刮灰、貼覆、上漆、打磨、陰乾等十餘道工序結合而成的。加上漆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塗料,對於濕度的要求非常苛刻,也導致在大量生產脱胎漆器上又增添了一個困難。但熱愛漆器的廖勝文,經過不斷的練習也慢慢的抓到了脱胎的技巧,日後也成為了脱胎漆器的技術保存者。


結合科技與環保 創造漆器新生命

 

由於漆是取自樹木的材質,是可以自然分解的,而且「對人類無害,對環境友善」,並且上了漆之後,一般的物品可以更耐酸耐鹼, 承受更高的溫度。「像這樣好的材質,為什麼大家不用呢?」,一般人在聽到「漆器」時,通常都會對於它的耐用性以及安全程度抱有疑慮,這也造成漆器無法成為主流的工藝材料。知道漆器優點的廖勝文,為了讓大家了解漆工藝的好,廖勝文知道流傳幾千年的漆器應該要做出突破與創新。


↑正在製作的漆器作品。攝影/邱宣翰

「用現在的材料來做現在的東西」,以往的漆器使用的胎都有著固定的材料,通常是以木材或是石頭為主,但是在現今社會裡,這些已不是日常所使用的主流素材。廖勝文為了讓漆器能更貼近大眾的生活,他開始嘗試用碳纖維以及不織布等現代材質來製作漆器,並且結合不同材料一起做創作,像是結合漂流木,製作成不規則形狀的漆器櫃子以即以蘋果為構想做出的漆器凳子,更是在米蘭國際家具展上獲得佳績。而廖勝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自己為原型設計的人偶,這些人偶各個都是使用不同的素材當作胚胎。當中包含了碳纖維、壓克力、以及現代發泡材等。

不僅如此除了改變胎以外,廖勝文也嘗試了以現代的做法來製作原本的漆器,廖勝文運用了機器設備的輔助來上漆,使得漆器的製作可以更加快速,而在製作胎時,則使用了3D列印打樣的方式來製作,而這樣的突破也讓廖勝文的漆器突破了原本大小以及形狀的限制,讓漆器可以以更多的型態展示在大眾的面前。


傳承工藝 展望未來

 

由於漆器工藝的製作複雜,加上廖勝文已年近六十,傳承工藝變成廖勝文的重心。在一開始,廖勝文以他之前的經驗,以培養藝生的方式開始訓練自己的學生,「要讓他們有學到東西的感覺」。在經過了幾次失敗的經驗後,廖勝文發現,其實不能以自己高高在上的方式,而是應該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從原本以一直訓練基本功,讓學生們從底層開始做起,到邊讓他們直接製作漆器,並且從錯誤中得到經驗的方式,讓學生們可以更快的學習到漆器,並且喜歡上漆器。

除此之外,廖勝文也與之前進修的單位,國立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眾多公家單位合作開設自己的課程「工藝新趣」,教授工藝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的學生,也有在自己的工作坊,鐵山漆坊,與屏東科大的學生進行專業的技藝傳授。「它可以是一個休閒,也能是一種修身」,由於漆器製作需要非常專注,廖勝文認為也可以達到修生養性的效果,所以廖勝文也到台中、台南以及屏東的監獄做教學,也因此培育出了需多傑出的漆器達人。

廖勝文在近幾年裡,一直默默的在為漆器付出,也培育了許多漆器的新興人才,在未來廖勝文也希望,可以把這些年的嘗試以及突破的研究成果融會貫通做成作品,並記錄起來。讓漆不再是世人不懂的材料,而是一種可以被廣泛運用的媒材。「做到不能做為止」,對於漆器的貢獻與付出,廖勝文從來不嫌累也不嫌麻煩,廖勝文以自己以百歲的老師為榜樣,希望能一直做漆器與傳承漆器,讓漆器活出新生命。


採訪側記

這一次我們來到台中大甲區的鐵山漆坊,這次的採訪可說是收穫滿滿,不僅能近距離欣賞大師的製作過程,也讓我看到更多背後的努力。而受訪者也非常細心地介紹各個作品背後的故事以及整個環境的介紹。很高興能藉由這次的機會更加了解漆器工藝以及背後的故事,也覺得非常欣慰這項美麗的技術還有人在努力不懈的付出。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CC BY-NC-SA 3.0 TW)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