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喵布可 從拼布教室到貓咪中途之家

【記者楊竺穎、陳品蓁/新竹縣報導】
位於竹北的貓咪中途之家,結合拼布教室,工作室一樓販售手作貓咪服飾商品;二、三樓作為浪貓中途空間。從創立中途之家至今,已送養超過七百隻浪貓,提供浪貓舒適的環境,讓愛貓人士不僅能夠在此找到需要的商品,同時也能夠在最乾淨的環境下領養浪貓。


↑非喵布可的創辦人葉慈慧與貓咪尼莫。攝影/陳品蓁


用「慈」愛與智「慧」打造浪貓溫暖的避風港

 

非喵布可的創辦人葉慈慧,是台灣拼布界知名的老師,曾在部落格累積超過四百萬粉絲。因十多年前意外救援一隻小奶貓,從此開啟葉慈慧與浪貓的緣分。葉慈慧說:「我在照顧貓的過程發現很有意義,覺得一個生命可以因為我而改變。」這樣的使命感讓她決定經營中途之家。她將工作室的一樓規劃為拼布教室,二、三樓則打造為貓咪中途之家,不靠募款、沒有創立協會,憑藉自己拼布的專業,把販售拼布設計商品和貓咪相關商品的收入作為資金,投入浪貓救援與照護,以社會企業的方式經營非喵布可。


↑非喵布可的創辦人葉慈慧(右)與貓管家姜金燕(左)。攝影/楊竺穎


領養人成為「貓親家」 互相交流養貓經驗

 

對於許多中途之家而言,送養時常為最大的難題,但葉慈慧透過自己過去在拼布界累積的人脈和大量的粉絲群,總是能快速且順利地讓浪貓找到合適的認養家庭。除了自身經營的人脈,再加上陪伴葉老師多年的志工團隊,他們持續為浪貓們紀錄生活並分享照片,同時以臉書貼文作為送養管道,並透過分享與轉載的方式,讓領養資訊能在不同社群中曝光,大幅提升浪貓認養與媒合的機會。

葉慈慧對於認養人的條件也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她希望送養出去的浪貓們都能夠得到最好的歸宿。為了追蹤貓咪送養的適應狀況,並提供領養人即時的幫助,加入非喵布可的社群群組,便成為必要的領養條件之一。在社群中,每位領養人,即「貓親家」,都會在群組彼此分享並交流照顧貓咪的心得,也會給予沒有經驗的飼主幫助和建議。而這些認養人不單僅是領養貓咪的對象,更成為非喵布可的介紹人,他們將資訊分享給同樣喜愛貓咪的親朋好友們,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非喵布可這個中途送養平台。


結合拼布與浪貓照護專業 做出最好的藝術品

 

貓咪與拼布,是非「喵」「布」可名字的由來。也正因為這兩樣是葉老師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無論是在拼布作品的設計上,或是貓咪的照護上,都是她最重視的。非喵布可的商品從不選擇量產,也因此單價相對偏高,因為這些作品對葉慈慧來說不只是商品,更是用「心」完成的藝術品,所以從材質到設計都盡力做到最好。

由於非喵布可所收養的浪貓,本身多半患有疾病或已年老力衰,因此比起一般貓咪更加需要被保護。尤其貓咪非常怕冷,必須有足夠的溫暖,若沒有充足的暖氣設備供應,便需要以其他方式保暖,於是葉慈慧老師便決定結合自己的專業,自製貓咪服飾。而除了防寒以外,在照護剛結束手術以及結紮,或是因情緒焦慮而過度舔毛的貓時,也同樣需使用防舔衣、頭套等用品,防止傷口惡化。

對葉老師而言,不僅拼布是她的專業,每天接觸貓咪的她,對於貓咪的照護更是瞭解,因此更能夠為貓咪設計出最適合牠們的用品,希望研究出對貓咪最舒適的衣服。而在日常的照護中,葉老師替非喵布可的貓咪們穿著自己所設計的作品,在照顧貓咪的過程中也吸取經驗,將作品不斷改良,從中找到最適合牠們的尺寸和版型。

尤其在頭套的設計上,因使用頭套的浪貓多為生病狀態,但市售的頭套材質多半並無抗噪功能,若貓咪撞擊頭套更容易感到焦慮、驚嚇,進而促成心理壓力。葉慈慧發現到這個問題,便將頭套改良,將頭套改為能降低撞擊且不會造成不適的材質,設計出防舔抗噪頭套,希望能減低浪貓的不安。





↑防舔抗噪頭套。製圖/陳品蓁


浪貓救援 從全盤接收到開始選擇

 

早期非喵布可的浪貓中途收容範疇,從路上誘捕、民眾通報救援,再到收容所收養,這些都是他們的中途收養對象,然而如此龐大的數量卻使葉慈慧老師不堪負荷。她曾同時收容照護五、六十隻浪貓,但卻發現因貓口數量太多,或是有些從收容所帶回的貓咪本身帶有貓瘟,造成中途之家原有的貓咪相繼生病過世。同時,這樣的收容量,反而無法顧及到每隻貓的情緒、狀況,且浪貓也不見得會得到最好的照顧,尤其分到的資源也會相對變少,這樣的結果讓葉慈慧深受打擊。

為避免一再的情況發生,也為了保護原本所收容的浪貓,非喵布可目前已從過去親自收養浪貓,轉為送養其他中途之家送不出去的貓為主。她以自身的送養管道為優勢,盡自己所能協助其他送養浪貓有困難的中途之家,雖然不再是以救援為主,但卻是以最安全的方式,也盡最大的力量幫助浪貓們。

「若要把收容這件事做好且路要走得長遠的話,我必須要放慢腳步、有所選擇。」葉慈慧說道。後來,她將中途的最大收容量控制在三十隻以下的可負荷範圍,並且控制每間貓房最多僅能容納六隻貓,不僅使貓咪生病頻率和壓力大幅降低,也能有更多時間、心力可以照顧到每隻浪貓的身心狀況。


↑非喵布可收容的店貓葉明珠。攝影/楊竺穎、陳品蓁


解決浪貓問題 推廣生命教育需向下紮根

 

在照護浪貓之餘,葉慈慧老師過去幾乎每個月都會到校園去演講,她發現要改變一個成人的觀念非常困難,但幫孩子建立正確觀念相對容易,因此希望透過推廣生命教育的方式向下紮根,讓更多人瞭解到浪貓的社會問題,並宣導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以及正確的飼養觀念。

在救援浪貓的經驗中,葉慈慧曾碰過眾多浪貓近親繁衍的狀況,導致當時救援的許多浪貓天生便患有疾病。原因為民眾餵食浪貓卻未將其結紮,使浪貓不斷繁殖,因此宣導正確的餵食觀念就顯得更加重要。

葉慈慧說:「照顧浪貓不是只有餵食,還需要幫牠們結紮。」由於定點餵食時常會造成浪貓群聚,其中群聚的浪貓裡頭大部分都是近親,若未將其結紮,就會造成近親繁衍的狀況,且讓浪貓帶著小孩流浪更是危險。加上並非所有人都喜愛貓咪,如果因餵食產生環境髒亂,以及因未結紮而帶來過多浪貓繁殖,反而更會使浪貓形成負面影響,以及加深人類與流浪動物間的衝突。


↑蔡慈慧老師講座分享,宣導正確生命價值及浪貓救援經驗。圖片提供: 非喵布可


採訪側記

雖然過去就曾聽聞過非喵布可中途之家,但以前僅有在影片介紹及網路粉專上看到非喵布可的環境,這次藉著採訪的機會,能夠親自到非喵布可拜訪,可以深刻感受到葉老師和各個志工們都是用滿滿的愛和用心在照護這些貓咪,不僅環境乾淨,每隻貓咪的個性也都很親人,更慶幸貓咪們能在一個美好且充滿愛的地方度過生活,也希望所有的流浪動物都能被善待,並找到溫暖的歸宿。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CC BY-NC-SA 3.0 TW)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