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社子的記憶 拼出「咱的家」

【記者鄭宇智/臺北市報導】
沿著延平北路不斷向前,頓時會發現,原先單調一致的公車亭,進入社子地區後變得格外引人矚目,透明的玻璃帷幕上,貼滿了五彩繽紛的玻璃紙,在陽光的折射下,顯得格外耀眼。這項公車亭的改造計畫,源自於富洲社區發展協會所發起的「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他們希望透過藝術進入社區,進而翻轉對「社子」的既定認知,並賦予新的定義與價值。


重新認識土地的歷史

 

社子島,位處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因地理環境的影響,社子地區是早期臺北重要的農作產地之一,不過隨著一九七〇年代,社子島列為「洪水平原管制區」後,基於管制法令,此區無法進行任何建設與開發,此舉也限制住該區的發展,並與周邊都市景觀,形成強大對比。

不過,隨著堤防等水利設施相繼完成,「解禁社子島」的呼聲便不斷出現,政治人物也開始以「重劃土地」、「開發社子島」作為競選口號,直至二〇〇〇年,在納莉颱風重創社子地區後,社子居民才開始重新省思社子島的未來,是否有除了「開發」以外的發展方向。

二〇〇五年,位於島頭的富洲社區舉辦「社子島文化季」,希望藉由如生態導覽等活動,讓外界對社子島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但在活動中發現,基於社子地區過去的行政區劃等緣故,因此在士林擁有較少的文史紀錄,因此原本在富洲社區發展協會讀書會的媽媽們,便成立「社子美學會」,廣邀社區媽媽一同聆聽每一個「角頭」(聚落)的故事、認識不同宗親氏族的關係、了解不同廟宇與地方間的聯繫,進而建構出完整的歷史脈絡。

林素貞,富洲社區發展協會的秘書長,同時也是土生土長的社子島人,在訪談中她表示,其實她一開始對自己故鄉的歷史並不是很了解,即使是身處在地的媽媽也是,但透過搜集社子的文史資料過程中,她們逐漸發現,認識故鄉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覺得應該把這些記錄下來,成為地方環境、鄉土教育的推動。她更強調:「在地人來寫在地人的歷史,是會更清楚的。」

社子美學會的媽媽們更開展許多具當地特色的體驗活動。過去的社子島植有大量的藍染原料-大菁,但隨著自然因素與人為開發,大菁逐漸消失,而藍染這項技藝也在社子逐漸凋零,不過在社子的河岸邊,卻植有大量的水筆仔,因此社區的媽媽便提煉出水筆仔樹皮裡的「丹寧」,作為染劑,也因其染布的顏色為紅色,因此活動名稱又稱「紅染」,希望藉由這項創新的手法,讓大家重溫過去社子的染布記憶。


公部門與民間地方的合作

 

在社子島文化季的晚會上,富洲社區發展協會邀請社子島所有國小與社區一同參與表演,除此之外他們也邀請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一同參與演出,也因此機緣下,讓市府看見社子島的社區參與,因此在文化季結束後,協會與當地水利會展開「堤階植栽綠美化認養計畫」,由協會號召社區民眾參與認養,而公部門則擔任指導與培訓角色,一同美化社子島上的堤防。

二〇〇六年,協會舉辦鐵馬認識社子島的活動,藉由騎乘自行車,深度走訪社子島,不過在推動此計畫的過程中,卻也意識到當地缺乏完善的自行車道,因此在公部門、社區與地方民代的共同努力下,長達八點五公里的堤頂自行車道與休憩亭逐漸完工,二〇一四年,社子島的島頭公園與自行車道更被刊登於《台北畫刊》,成為行銷社子的案例之一。


社子島堤頂自行車是由社區與公部門一同合作的作品,社區更自主認養堤階植栽,希望藉由跨部門的合作,讓外界對社子有所不同印象。攝影/鄭宇智


將「藝術」帶進社區

 

二〇一五年,策展人冉挹芬與吳金玲進行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的策展時,認為「藝術」或「生態」不應只侷限於一個園區,應是在社區、日常生活裡,因此他們與隔著基隆河相望的富洲社區合作,展開為期十八天進駐富洲社區的藝術裝置創作,然而在社子這段期間的相處,也讓來自外縣市的冉挹芬感受到社子島豐厚的人情味。她表示:「那一年我們就是被媽媽們餵得飽飽的,然後生活起居等,基本上那一年,我不太記得創作過程,我只記得吃什麼、跟媽媽聊天,其實就是人情味。」

沒多久,另一位策展人許絲婷來到社子當地國小,詢問小朋友對社子島的印象,但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小朋友的回答竟只有「開發」跟「淹水」,在聽到許絲婷的分享後,也讓同為策展人與社子居民的謝梅華反思,小朋友其實很少有認識家鄉的機會,因此她便與冉挹芬、許絲婷合作,希望藉由「藝術」的力量改變外界對社子島的看法,「讓外面的朋友,有別於透過政治性或開發性的議題,以更軟性的方式,來了解社子島的生活日常。」謝梅華如此說道。

以去年藝術節的公車亭計畫《聽說社子回來過》為例,此計畫是由協會與「走路草農/藝團」陳漢聲與劉星佑,共同合作的裝置藝術項目,由於藝術節的理念,是讓藝術走入社區生活,因此藝術家們選用進出社子島的主要據點「公車亭」,作為創作空間,透過 2020 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的紀錄片《作伙來摸飛(長篇)》可以看見,藝術家引導社區的媽媽們,透過「剪紙」將自身對社子島的記憶,剪成一幅幅圖畫,因此在圖畫上有的人剪出花草、有的人則剪出小白鷺,也有人剪出一隻大水牛,之後藝術家們再將這些剪紙重新配置後,以「壁貼」的形式,根據周邊不同的環境,貼在延平北路七、八、九段沿線的公車亭內,使原本單調的公車亭,變得別具特色。

然而,令謝梅華非常感動的是源自社區內的互相協助與陪伴,尤其是社區居民一同進行公車亭打掃時,謝梅華強調:「在那個過程,大家並不會以做工作那樣,反而是一種遊戲,一種很開心的勞動,然後盡心地想讓家鄉變好的那樣的一個過程,那種讓大家一起『同心行同路』同心一致、齊心一致的,那樣的地方幸福感是很棒的。」

謝梅華表示,其實社區居民的角色,就是「支持」,藝術家缺什麼,她們就去符合他的需求,像是當時藝術家需要牧草,那志工就去幫忙割草給他做,謝梅華更笑道:「甚至有時勞累的時候,就幫他按摩一下。」她也強調,畢竟她們是在地,她們知道哪裡可以採、哪裡可以弄,或是哪個資源可以借用,這對一個工作者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支持。


《聽說社子回來過》為去年藝術節的計畫之一,其作品分佈於延平北路七段至九段間的公車亭。攝影/鄭宇智


《聽說社子回來過》。GIF製作/鄭宇智


透過真實生活 感受當下

 

辦完藝術季後,謝梅華對社區有著很深的感觸,她提到協會內有多個不同社團,而也因這些社團,大家合作許久,夥伴之間就像有個家,所以你只要缺工,好像你在社子島永遠不怕找不到協助資源,就像先前整理策展用地的廢棄老宅時,社區內有些工廠願意提供他們的機具,協助清理與營造,使這個空間變得更美好,這對​​藝術家或是策展人員都獲得很大的力量。

身居外地,前來策展的藝術家冉挹芬也提到:「​​我覺得社子島他們,對於我們進來這件事情,好像沒有太多遲疑,就瞬間的歡迎你了,如同梅華姐與素貞姐所提到社子島美學會的媽媽們,就已經開始安排好他們要準備什麼樣的料理,來照顧我們這些外來的藝術家。」而也因這樣的感受,讓冉挹芬深刻體驗到這股人情味是很濃厚的、很珍貴的。

這些感觸,便是策展人謝梅華、冉挹芬與許絲婷,希望藉由「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所表達的核心價值,他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藝術節,讓社區居民更加凝聚彼此外,也透過這樣的機會,讓外地的民眾,甚至是在地的居民,透過生活周遭的地景,結合由社區居民一同打造的藝術裝置,重新省思腦海中土地開發或殘破的印象,而是能被社子島當地純樸的景色給吸引,到訪後再來深刻感受所謂在地的人情味,這便是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的目的,更是富洲社區發展協會不斷努力的志向與目標。


許絲婷、謝梅華、林素貞、李大哥、冉挹芬(由左至右順序)。攝影/鄭宇智


採訪側記

採訪期間,聽著素貞阿姨與梅華阿姨的分享,總能感受到她們身為社子島在地居民,對於自身社區的那股熱心與熱情,這樣的精神是無價的,更是社區營造的關鍵要素,然而令我更加感動的是來自外地的二位藝術家,他們並非在地人,卻可願意不定期地回來參與協助,著是令我感到相當感動。也希望未來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能持續為社子帶來改變,並持續地推廣在地的價值與故事。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CC BY-NC-SA 3.0 TW)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