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犬神話漸失傳 台澳原民藝術工作坊 交織台灣山犬與澳洲野犬的跨時空交會

原住民 2021-12-31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文化部駐雪梨辦事處文化組與墨爾本Insite Arts合作,支持澳洲原住民藝術家雅各.波美(Jacob Boehme)與台灣原住民策展人彼勇.依斯瑪哈單(Biung Ismahasan)合作舉辦台澳原住民野犬神話交流的藝術工作坊。彼勇表示,傳說澳洲野犬來自台灣,而台澳兩地的原住民都和犬隻發展出親密的關係,藉由這次機會,希望從雙方文化中挖掘出更多有關野犬起源的古老傳說。


那瑪夏國中學生在野犬神話工作坊的繪畫創作。圖片來源:彼勇・依斯瑪哈單(Biung Ismahasan)提供

策展人彼勇來自布農族,澳洲藝術家雅各則來自南澳州加爾納族(Kaurna)與那隆加族(Narungga),雙方被彼此的文化吸引,於今年9至11月間合作策劃「台澳野犬神話」藝術工作坊。參與者都是台澳的原住民青年學子,分別來自於南澳州中央約克學校(Central Yorke School),以及高雄市那瑪夏國中的學生。


犬隻早已融入生活 台澳原住民與獵犬密不可分 

 

今年11月,那瑪夏國中在校內舉辦工作坊成果展示。參與的台灣藝術家包括卡那卡那富族的誽鄔.昂艿.卡阿妃雅(Nau.Angai.kaavian)、卑南族米類.瑪法琉(Milay Mavaliw)、排灣族阿儒瓦苡.篙瑪竿(Aluaiy Kaumakan)、布農族邱雅茹(Ismahasan Aping),他們以「野犬神話」為文化基底創作,並帶領學生透過現地製作完成藝術作品。

彼勇也藉著這次機會帶領工作坊成員拜訪部落耆老,進一步體認布農族人文化中與「犬」不可分割的親密關係。他表示,布農族獵人自古以來就會和狗一起打獵,但與其它民族不同之處在於,布農族獵人是將獵犬視為平等的夥伴關係,而不是一項工具。


台澳合作舉辦原住民野犬神話交流,11月於那瑪夏國中HUMA園地展出工作坊成果。圖片來源:彼勇・依斯瑪哈單(Biung Ismahasan)提供。

布農族傳說中,獵人和獵犬有訂立一份協議,只要是彼此合作狩獵到的獵物,要將狗喜歡愛吃的骨頭等部位全部留給獵犬,其他的才是部落族人的份,彼勇指出,基於這樣的合作關係,犬隻也深入了族人的生活,成為重要角色。

澳洲野犬和當地人也建立出緊密的關係,澳洲原住民藝術家雅各表示,「野犬」是澳洲原住民文化重要的象徵,澳洲野犬的故事也流傳在澳洲原住民族的圖騰、傳唱、教導與儀式中,然而隨著時間流逝,野犬的故事正逐漸失傳,在得知台灣布農族也流傳有野犬神話後,決定透過「野犬計畫」保護澳洲與太平洋地區原住民族的野犬故事與文化。


「台灣第一狗」 最早家犬屬西元前5000年大坌坑文化

 

根據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紀錄,台灣本土考古紀錄最早的犬隻,屬於西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大坌坑文化,是在2000年台南南關里遺址出土之「狗墓葬」。

狗遺骸的骨頭保存完整,且姿勢呈現安詳睡姿,考古學者推測狗在死亡後被主人完整埋葬,加上墓受到妥善照顧,可見當時人與狗已建立深厚情誼。學者判斷,當時狗可能是狩獵夥伴或是生活伴侶、住家守衛,才會留下台灣目前出土最早、最完整的犬隻骨頭。

大坌坑文化已初步建立農業社會,懂得栽種稻米、小米等,也開始養狗、養豬,「狗墓葬」骨骸也被確認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家養犬,因而被考古學者封稱為「台灣第一狗」。


南關里遺址出土的狗墓葬,是台灣目前發現最早的家犬遺骸。圖片來源:Pbdragonwang/維基百科(CC BY-SA 3.0)


台灣犬是澳洲野犬的祖先?  雙方將繼續追尋野犬神話傳說

 

俗稱「台灣土狗」的台灣犬,在早期史料紀錄中,普遍是原住民飼養以輔助狩獵,到近代也漸漸成為家庭寵物犬或工作犬,更在2015年通過世界畜犬聯盟認證,成為新的犬隻品種,正名「台灣犬」(Taiwan Dog)。但對於台灣犬等家犬的由來,目前學界仍沒有一套公認的論述可以明確指出野生狼與家犬如何分化,更難以去闡述台灣犬最初是如何抵達台灣。另一方面,澳洲野犬(學名:Canis lupus dingo)雖然在澳洲建立起龐大的族群數量,族群起源仍未有定論,目前推估是伴隨史前人類移動而抵達當地。


經世界畜犬聯盟認證,「台灣犬」為新的犬種。圖片來源:Katie Huang/維基百科(CC BY-SA 4.0)


澳洲野犬。圖片來源:Henry Whitehead/維基百科(CC BY-SA 3.0)

雅各表示,傳說中澳洲野犬在3500至5000年前,經由發源自台灣的南島語族海路抵達澳洲,近年基因研究更發現,澳洲野犬與新幾內亞和馬來群島的唱犬、台灣山犬乃至印度野犬都有血緣關係。

而台澳兩地的原住民族,不約而同發展出與狗一起打獵的歷史文化,不論這些犬隻最初來自何方,都在當地與人類建立起深厚的羈絆。

雅各表示,野犬計畫為澳洲那隆加族和台灣布農族之間創造了一個長期文化交流的重要機會,很高興看到年輕人對於自己的文化、外國原住民的文化展現好奇心與驕傲。彼勇也說,這項計畫目前才剛開始,未來雙方還有很多交流機會,透過互相拜訪、實際走訪當地深入了解彼此的文化,追尋野犬神話傳說。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CC BY-NC-ND 4.0)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