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文化 出版創業的勇氣從興趣開始累積

【記者沈育琪、吳千千/臺北市報導】
一人成立的獨立出版社,賴凱俐創立松鼠文化關注性別書寫、臺灣故事、現代詩集和馬華文學,從大學時期,藉由教材編輯工作踏入出版界的道路,她到圖書出版公司學習精進,之後成立自己的出版社,在感興趣的領域耕耘,秉持著自己的細心和擇善固執,與各類型的作者合作出版,也會在許多獨立書店裡舉辦作者新書分享會、書展。


通往出版路上的運氣和努力

 

賴凱俐就讀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期間到研究所時期,擔任教授助理,教授會請她協助校對教科書內容,以及更新法條等,在當時她對出版領域的概念還不太了解,但也引發個性細心的她對出版的興趣和認識。由於她經驗不斷累積,編輯技巧也逐漸成熟,因此陸續許多有出版社請她做教材、大專院校出版相關的外編工作,校對審核出版品的內容,例如宏典文化、五南圖書、千華數位文化等。

於二〇〇四年大學畢業之後,賴凱俐一面念研究所,一面繼續從事教材出版的編輯工作,到了二〇一三年她希望從教材界跨向圖書界。發現自己對於圖書出版沒有概念,於是應徵了圖書出版公司的工作,她說自己幸運地以非社會新鮮人和過去擁有相關經驗的身份被公司錄取,得到累積出版經驗的機會,公司也一步一步教導她怎麼反覆校對、審稿,到印刷公司討論書籍封面設計、質地觸感等等。

賴凱俐說,其實自己當時還不能理解老闆決定是否出版書籍的標準在哪,她沒有看見一本書出版背後成本高低的老闆思維,比如說一本看似會暢銷的版權書,她會和老闆提議出版,但老闆卻告訴她這麼做不符合需支出的人力成本、書籍出版以及宣傳等額外的花費。她因為一個月必須出版一本書而感到壓力沉重,不久後便從公司離職,決定自己經營一間出版社,賴凱俐說:「書賣得好不好就由我自己承擔。」她想出版自己想做的書。


賴凱俐與印刷公司討論書籍封面設計。圖片來源/松鼠文化


「松鼠」的精神及初期挑戰

 

以松鼠靈巧的形象做為自身的定位,松鼠覓食並將食物囤積在兩頰的模樣,對賴凱俐來說就如同出版和閱讀帶給她的感受,都是慢慢累積學習、接受啟發並療癒自己的過程。

獨自創業成立出版社,除了資金是一大困境之外,「缺乏資源」更是讓賴凱俐感到徬徨無措的原因。 在書中字體、字型、選字的抉擇上,她沒有主編、總編輯能告訴她該如何處理,例如徹底的「徹」,一般民眾普遍使用「彳」字邊的徹,而教育部則採用水部的澈,當出版品出現這類狀況時,她便需要做詳盡全面的考量,以免選字錯誤,造成讀者負面反應。

又或者出版品找哪家印刷廠商合作、怎麼樣的封面設計適合當次出版書本的內容等,這些問題賴凱俐必須要自己面對並做出選擇,加上她過去在圖書出版公司的工作的時間不長,並沒有累積到能夠協助他創業的人脈,少了上司、老闆協助和參考, 讓她在剛創業時感到無助。

然而,賴凱俐靦腆的笑著說:「也是因為我臉皮比較厚,比較敢去問、不怕丟臉。」松鼠文化開創後,有在關注出版社的相關產業人員或同業注意到賴凱俐,她會去主動向他們詢問不懂的問題,從前輩們身上汲取到須具備的資源、條件,她說反而是創業後,她漸漸累積到能夠請教學習的對象。


埋藏在心中的創作種子 松果、松樹書系

 

松鼠文化出版社共有四大書系,分別為:松果 — — 性別文學書寫、松樹 — — 馬華文學、松香 — — 華文現代詩、松齡 — — 臺灣故事創作。賴凱莉說,自己當初最想做的類別是松果 — — 性別文學書寫,從小她就對男女性別的差異,存有許多好奇和疑問,但當她抱著疑惑向大人尋求解答時,他們總是無法真正給賴凱俐一個令她滿意、釋懷的答案,「我認為當性別還算是一個議題,相關的書寫就必須存在,有了這些書寫我們才會繼續去思考。」

松果書系出版過的作品《深愛食堂》,作者陳默安就是賴凱俐當初在圖書出版界結識、後續仍持續保持聯繫的作家人脈。這本書是以食物來形容異性戀愛情的描繪,但她也收到不少同志關注此書的回饋,這讓她非常驚訝與感動。

而會關注到馬華文學並成立松樹書系,是因為在賴凱俐大學時期,班上有些馬來西亞或港澳的僑生,她好奇:「當我們都是講著華語的一群人,那你們國家的出版品會是什麼樣子?」詢問馬僑同學才發現,在中學時期他們常讀的書竟是從臺灣出版的。成立松鼠文化前,賴凱俐透過現在馬來西亞籍的妻子阿唐,認識了些馬國本地的出版社和有名的作家,但是這些作品並沒有出版到臺灣過,或是並未在臺灣做到很好的宣傳,她因此加入此書系,想要在臺灣也出版馬華文學,同在華語文化上為台灣注入不同的色彩,而目前松鼠文化已出版兩本馬華作品《山神水魅》以及《消失了妳我的國》。


松鼠文化的四大書系與其作品。製圖/吳千千


松香、松齡書系創立 華文詩集與臺灣故事

 

大學曾參加過詩社的賴凱俐認為,詩是非常有魅力的文體,不過簡短的文字卻有成千上萬種解釋方法,對她來說是非常難懂的。出版社創立後,她便決心要出版連小孩都能讀懂的詩集,並成立此書系。例如馬來西亞詩人木焱的《荒野地 — — 致自時代耗損與廢棄的詩人們》、林佳穎的《你可不可以培養一點不良的嗜好》等,出版內容走平易近人的路線,更收納作者寫詩的創作起源,讓讀者能理解寫作者當下情緒進而拆解、讀懂詩中的字句。

最後一個書系是松齡 — — 臺灣故事創作,特別的是這個書系是賴凱俐先接觸到了作品,才決定開設的系列,作家陳默安和「語屋文創工作室」的其他作者群共同寫下台灣短篇傳說的故事集,以人、神、鬼、妖的角色來包裝臺灣民間故事,帶出信仰和傳統習俗的觀念。在當時松鼠文化還只有三個書系,不過賴凱俐想,雖然臺灣故事已經有很多人做過了,但自己也嘗試來經營特別的臺灣故事創作系列,便與陳默安等作者們出版了《故事柑仔店》。

另一個台灣故事的路線是真實的訪談紀錄的出版,作家陳默安和「語屋文創工作室」的作者莊敦榮,走訪全臺九家經營超過百年的中藥行,與中藥行的傳承人追述過去歷史、藥行的傳承精神,與松鼠出版社出版《百年藥櫃九帖湯──走訪飄香一世紀的中藥行》。接下來賴凱俐將開始著手寫作,她與唐山書店老闆陳隆昊進行的訪談,記錄唐山書店開創四十年來的歷史,和現代自由風氣下獨立書店的發展,這也同樣收錄在松齡的書系裡。


《百年藥櫃九帖湯──走訪飄香一世紀的中藥行》一書作家陳默安的講座分享。圖片來源/松鼠文化


出版社的茁壯與個人成長

 

回憶起剛開始辦作者新書分享講座、書展的賴凱俐,收起笑容顯得小心謹慎,她坦言自己其實活動前會有無比的壓力,擔心前來的聽眾不多、擔心虧待作者、擔心結果不如預期,在前期還常會拜託自己的朋友到場支持,但隨著經驗累積,加上活動經常是辦在獨立書店,店裡也會大力協助宣傳並有常客來捧場,她漸漸地不會如此焦慮不安。

賴凱俐說,每一場活動順利完成都讓她覺得很神奇,從前是個到書展去會興奮地買書看書的小女孩,如今她能以出版社的身份,站在書展這個出版舞台上是極其震驚、意想不到的。她也分享去年在臺北和臺中各辦的兩場傅素春《我想我吃冰淇淋會好》的新書分享會,參加活動的人數擠滿整間書店,就連她想向前傳遞受疫情影響而需要填寫的實名制簽名紙條都有困難,當下賴凱俐的心裡是滿滿的感動,也很感謝一路上給予出版社支持與協助的夥伴,讓松鼠文化能夠持續成長。


賴凱俐(右)帶著松鼠文化出版的新書《荒野地》。攝影/沈育琪


採訪側記

當創辦人賴凱俐分享自己在成立出版社之前的經歷時,真的能夠感受到她希望出版自己喜歡之書系的決心。從過去的工作中累積經驗和資源,成為如今的松鼠文化,過程中的每一步都非常不容易,也因為松鼠文化的出現,我們才能認識到那些不曾接觸過的作家。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CC BY-NC-SA 3.0 TW)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