鋦瓷・惜物愛物不浪費,常民文化展現智慧 / 九份鄉土館館長 賴志賢

文創 2020-09-21

 家中的碗缺了一角,或是盤子裂成兩半,你會怎麼做?多數人會選擇丟棄,有個古意人發揮巧思,讓破碎的碗盤重現新生命。 


這天午後,天空飄起細雨,我們一行人踏進九份鄉土館,迎面而來的是一位戴著斗笠的阿伯,揹著工作箱,手搖一串鐵片,口中聲聲呼喊「補硘(ㄏㄨㄟ)仔、補硘仔…」,他就是九份鄉土館館長賴志賢。

賴志賢是台灣僅存少數會鋦補工法的收藏家,「鋦補」意為補釘過的器皿,舉凡破損的瓷器、陶器、玻璃,都可運用修補技術,重現新生命,而「補硘仔」就是早年台灣專門修補陶瓷類碗、盤、鍋的一種行業。早年台灣社會物資缺乏,破損的鍋碗總不捨丟棄,當聽見鋦匠沿街叫喚,就趕緊搬出鍋碗瓢盆來修補,常見鋦匠在家門口坐在小凳子修補的景像,這樣的勤儉惜物,反映出台語俗諺說的「勤儉恰有底,浪費不成家」的社會價值觀,只是這樣的工法在民國五十年代之後逐漸沒落。

九份鄉土館館長 賴志賢照片

學習鋦補是個意外,以往只收藏「鋦瓷」的賴志賢,某日接到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的展覽邀約,希望能現場示範鋦補技法,他開始埋首研讀,詢問老一輩的印象,研發特製工具,拼湊出鋦補工法的材料與技術。首先必須先將糯米煮熟、加入草仔灰或煤灰搗爛,敲打出黏性,黏捕破裂處後用繩子緊密綑綁,於記號處用拉鋸穿孔,將ㄇ字型的鋦釘斜打進去,鋦釘就會緊咬住碗盤,補好的碗盤只有外壁看得到鋦釘,外觀看似現在的釘書針。

會尋求鋦補的物品,不外乎經濟價值,例如昂貴的骨董,或是具有特殊紀念意義,例如家傳文物,充滿感情與回憶。有的修補只要求黏合性,不滴漏水即可,有的鋦匠講究精湛技法,將鋦補視作工藝美學,展現高度藝術價值。反觀現代生活物質富饒,賴志賢笑說鋦補的工錢都可以拿來買新品了,現代人對破碗盤不憐惜地隨手丟棄,實在很可惜,就算無法修補成原來的用途,也可以物盡其用,發揮巧思,轉化成藝術品,賦予新意象。

與其說是收藏家,不如說他是藝術家更為貼切。賴志賢時常動腦筋,想為每件破損品找到最佳的使用用途。他指著牆上一幅鑲有兩條金魚的木板,立體翹起的尾巴,活靈活現好似魚兒游水,這兩條魚是請朋友從盤子上切割下來,搖身一變成為藝術品。其實,台灣從日治時期流傳下來的碗盤繪畫充滿趣味,碗盤上常出現魚、蝦、蟹的圖案,散發庶民生活的韻味,賴志賢惋惜地說,現在這種古早味的碗盤留存甚少,要發掘好物件得更花時間與心力。


重現「鋦瓷」技藝

 

step1. 將熟糯米加入煤灰搗爛,敲打出黏性。step2. 用敲打出之黏著劑粘合破碎碗盤。
step1. 將熟糯米加入煤灰搗爛,敲打出黏性。
step2. 用敲打出之黏著劑粘合破碎碗盤

step3. 黏合後以繩索捆綁盤底,並以錘子輕敲使之密合。step4. 使用「拉鋸」在欲放置鋦釘處鑽孔。
step3. 黏合後以繩索捆綁盤底,並以錘子輕敲使之密合。
step4. 使用「拉鋸」在欲放置鋦釘處鑽孔。

step5. 以特製工具折彎、塑形出鋦釘。step6. 塑形完之鋦釘呈現ㄇ字型,再以鉗子剪出所需大小。
step5. 以特製工具折彎、塑形出鋦釘。
step6. 塑形完之鋦釘呈現ㄇ字型,再以鉗子剪出所需大小。

step7. 修剪過後之鋦釘。step8. 將鋦釘打入孔洞緊咬住碗盤,完成其中一小段鋦補。
step7. 修剪過後之鋦釘。
step8. 將鋦釘打入孔洞緊咬住碗盤,完成其中一小段鋦補。

偌大的鄉土館,靠什麼支持?賴志賢開玩笑地指著旁邊賣芋圓的小角落,原來他是知名芋圓商家的後代,五代都在九份討生活,使得他比任何人都瞭解熟悉山城生活的點滴。收藏初期,純粹當作興趣,花費不貲,有天卻聽見店裡幫忙做芋圓的歐巴桑笑他專撿一些無路用的垃圾,因為不想被人笑話,他開始專心潛研,也到處交流、學習,十多年來在收藏圈中也建立出名聲,這幾年受邀參展,也開始有了收入,只有高中學歷的賴志賢深刻領悟到,「找到自己的興趣,在這個領域裡認真用功地去做,行行出狀元」。

因為對九份山城的情感,賴志賢有著強烈的使命感,他不期望孩子接手經營鄉土館,但期盼有專業人才接棒,永續經營藏品,尤其是百年來九份特有的礦山文化,希望能將收藏的幾百件礦山文物留在地方,建立文化園區,為後代保存文化遺產,也帶動地區繁榮觀光,「最後還是要有個歸屬,好像替女兒找到一個好女婿,這樣我們的路就完成了」。即使過程辛苦,這份為地方留根的心意,卻格外令人動容。

左圖:背負著全套鋦匠裝備的賴志賢。  /  右圖:佈滿鋦釘、如藝術品般的古董花瓶,為賴志賢的珍藏之一。
左圖:背負著全套鋦匠裝備的賴志賢。
右圖:佈滿鋦釘、如藝術品般的古董花瓶,為賴志賢的珍藏之一。

 

九份鄉土館
地址:新北市瑞芳鎮汽車路155號
電話: (02)2496-7755

立即前往購買No.28甘樂誌:
https://thecan.91app.com/SalePage/Index/5343290?cid=284966

文章來源:The can甘樂文創
關於甘樂文創
2006年返鄉後看見自己的家鄉與台灣許多城鄉因都市開發正快速地演變,而土地上的文化也迅速地消逝中,這一切來得太快,快到讓我們措手不及。在這樣的憂心下,2010年甘樂文創成立,期許成為與社會、社區共好的文創社會企業,透過文化創意的浸潤帶動城鄉永續發展,並投入資源建構弱勢學童關懷系統,陪伴孩子成長,為孩子們創造夢想,擁有力量改變未來。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社會創新平台】(CC BY-NC-ND 3.0 TW)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看更多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