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戲雜技 帶領慢飛天使夢想啟航

【記者許家誠、林宏濬、曾鈺庭/新北市報導】
騎獨輪車、踩大球等雜耍技藝對一般人來說並不簡單,對「慢飛兒」這群智能發展落後的孩子們而言,更是困難。王光華於二〇一六年創立「新心劇團」,團隊是由唐氏症、自閉症、發展遲緩等孩子所組成,他們用精彩的馬戲雜技告訴大家,就算是「慢飛兒」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團長王光華指導成員煒晟騎高腳獨輪車,父親在一旁觀看。 攝影/曾鈺庭


父母牽孩子的手 何時才能放掉

 

國寶大師李棠華被稱為「台灣特技祖師爺」,王光華從小跟著李棠華老師學習、到處巡迴,承襲李棠華的嫡傳技藝,並在美國累積表演經驗一九九〇年返台後成立「新象創作劇團」,劇團成員來自各家雜技好手,並為馬戲雜技拓展多元領域,表演中加入戲劇、魔術、甚至是歌仔戲的元素,打造「不只是雜技」的目標。

除了深耕於新象創作劇團,王光華還於八年前成立教學馬戲雜技的夏令營,那時有不少心障孩子報名,於是之後成立專門教心障生雜技的固定課程,課程屬於公益性質不收費。隨著學生人數逐漸增加,團長開始劃分初階、高階班依照程度給孩子們上課,初階班學習遵守團隊規定以及騎獨輪車,高階班則學高腳獨輪車以及踩大球。

至於為什麼想成立由心智障礙孩子們組成的「新心劇團」呢?王光華娓娓道來,在某天上課前,他看見父母牽著心障孩子的手準備上課,那時剛好夕陽西下,夕陽餘暉照著他們的背影,這樣的畫面啟發了王光華,讓他不禁心想:「父母哪一天才可以真正安心放開孩子的手?」希望幫助父母面對「放開孩子的手這個課題」,於是王光華成立了「新心劇團」,除了讓心障孩子於舞台上表演騎獨輪車、踩大球時父母能夠放手不去攙扶,也希望透過劇團專業的訓練模式,幫助孩子成為真正的特技家,長大後運用自己的一技之長養活自己,讓父母安心做到「真正的放手」。

團長王光華指導「十字旋風」表演動作。 攝影/曾鈺庭


團練不僅才藝進步 孩子性格也有所改善

 

王光華提到心障孩子學騎獨輪車相當困難,尤其是如何克服跨出第一步的障礙,一般孩子也許練習十遍就能抓到騎獨輪車的要領,不過心障的孩子需要一百次,「身為團長的職責就是耐心陪孩子練習一百次,沒有別的捷徑」王光華笑著說。

王光華表示有位成員青翰,他是自閉症的孩子,平時不太說話、也不會講話回應他人。王光華回憶四年前的某次團練,練習「十字旋風」表演動作時,此動作是大家右手搭右手騎獨輪車繞圈,然而青翰習慣右手的力量壓在別人身上,導致動作不斷失敗,王光華在訓練拖延的壓力下,忍不住對空氣飆罵:「青翰!!你不按照我的指令,導致表演動作練不好,你知不知道?」,結果從來不回應他人青翰突然說:「知道!」當下,王光華的眼淚不受控的滴下來,因為向來沉默的青翰願意開口說話,從此以後青翰拿到糖果會說謝謝,見到老師也學會打招呼了。

另一位自閉症孩子叫做煒晟,他的父親表示當初是透過朋友介紹來到劇團,進入劇團學習後,孩子不僅增加專注力,記憶力也變好,透過表演學會團隊合作,過去我行我素的性格以及自閉症症狀也改善不少。煒晟表示相當喜歡來劇團練習,認為學習騎獨輪車、踩大球很有趣,也交到不少朋友,因此學校一下課便吵著爸爸帶他到練習室團練。


「想飛」雜技兒童劇 慢飛兒故事搬上舞台

 

二〇一七年,編舞家陳武康、戲劇導演梁明智、團長王光華聯手合作,將慢飛兒的故事搬上舞台,劇名「想飛」誠如其名,表達慢飛兒想要努力振翅高飛,也想遨遊天際的理念,訴說慢飛兒內心希望透過努力表演贏得掌聲,並且最終圓夢的故事。「想飛」將慢飛兒的真實故事改編為雜技兒童劇,表演者除了呈現馬戲雜技,還要挑戰詮釋慢飛兒的童真行為,以及利用舞台多媒體特效表現慢飛兒內心幻化、無法言語世界。

王光華致力為慢飛兒爭取藝術平權,讓他們同樣能在聚光燈下享受表演與掌聲,於是「想飛」兒童劇中真實主角像是重度自閉症的青翰、第六對染色體異常的小沂、發展遲緩的毛毛等多位慢飛兒,也在劇情最後上台展現多年努力的成果。「想飛」雜技兒童劇不只成為慢飛兒展現成果的表演舞台,也讓觀眾看見慢飛兒大放異彩的表現。

團長與第六對染色體異常的小沂在練習表演動作。 攝影/曾鈺庭


開創新路 化身街頭藝人

 

一年前王光華開始帶領心智障礙的孩子走上街頭表演,剛開始在板橋的435藝文特區廣場表演,之後逐漸跨足到台北市的信義區。王光華坦言第一次帶著這麼多的孩子走上街頭表演,他的內心非常害怕,今年五十一歲的王光華表示在他們那個年代街頭藝人並不盛行,而且他接受到的觀念認為在街頭表演是「要飯的」、「乞丐」,因此成為街頭藝人對他而言有不小的心理障礙,再加上街頭是開放場所,相較於舞台,人來人往的街頭多了不少未知數。

即便是心智障礙的孩子,街頭表演證照也是比照常規審核,王光華表示考照過程遇到不少困難,除了心障孩子的表演需達專業水平,還有因為成員的情緒失控,或是新成員加入不熟練動作而失敗,藉由提升表演的純熟度,以及訓練心障孩子情緒控管,最終才得以取得證照。

王光華回憶第一次在街頭表演,成員青翰在演出過程突然停下動作,其實孩子們會發生什麼突發狀況也難以預料,那時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他在一旁看了內心很焦急,只好緊抓著他的手、頭碰頭給予鼓勵,所幸最後青翰順利完成表演。

「如果不是為了這些孩子,我不會走上街頭表演」王光華笑著說。街頭藝人是自食其力的一種方式,運用自身的能力賺錢養活自己,即便沒有廠商邀約依舊能夠有收入,而非等待別人的施捨,並且在街頭表演的經驗也成為最好的履歷,可以向政府、企業、廠商證明表演能力,同時培養成員未來獨自成為街頭藝人的能力。王光華表示雖然剛開始內心很排斥當街頭藝人,但陸續接收到一些民眾的掌聲以及稱讚,內心增長不少自信,認為成為街頭藝人展現藝術是符合時代潮流的一種方式,不僅突破舊思維的障礙,也從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更重要的是他教會孩子什麼叫做真正的自食其力、真正的依靠自己生存。


公益 要像做生意來經營

 

王光華認為一個公益組織生存要件,要能夠獨立運轉,然而獨立運轉需以資金維持,因此才會認為「公益是一門好生意,要像做生意來經營」。比方在街頭表演的收入一部分按照比例回饋給成員,一部分資金則成為劇團運轉的金費,用於購買道具、表演器材等。公益就如同生意可能會經營失敗,也可能經營成功幫助更多人,不要忌諱公益組織談錢會被別人認為在斂財,因為沒有資金維持獨立運轉的任何一個組織都會瓦解。

明年新心劇團有新計畫,將與資深廣播人,同時也是小兒麻痹患者的石元娜合作,心智障礙劇團加入身障的朋友,期望能夠磨擦出新火花,也希望藉此擴大劇團規模,幫助更多人找到表演興趣與熱情。


採訪側記

正式採訪前記者在一旁看孩子們練習騎獨輪車,覺得有趣也請團長簡單教記者一下,沒想到一試差點摔跤,騎獨輪車相當不容易,看到孩子們騎這麼好,還能夠搭配其他道具以及走位,內心由衷的佩服他們。練習過程覺得團長非常有耐心,同樣的動作一而再地練習,其實孩子們能夠學會如此高難度動作,除了不斷反覆練習,鍛鍊堅韌的毅力,沒有其他捷徑了。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點此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