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兼施 看日本如何照顧他們的老人家

銀髮 2019-05-21

文/盧明正

為因應國內人口快速老化的社會問題,日本在1990至1999年間實施「黃金10年計畫」,包含1990〜1994年推動的「黃金計畫」、1995〜1999年的「新黃金計畫」,以及輔具產業的「醫療福祉機器技術研究開發計畫」。在硬體方面,全面性推動公共設施設備現代化、在各社區建置老人照護中心,並積極研發長者輔具等;軟體方面則致力建構長程照護體系、培育居家照護專業人才、導入自立支援照顧理念,並廣施全民教育,讓一般社會大眾對高齡社會有正確觀念與充足認知。


結盟芬蘭  打造照護設備品牌

 

日本早在20多年前即前往北歐國家考察取經,並與芬蘭合作建置老人照護中心,進行產業結盟,引進相關技術與經驗,帶動照護商機以提振國內低迷景氣。2005年3月29日,日本在仙台市正式開辦了芬蘭式健康照護中心(Finnish Well-Being Center),該中心由芬蘭和日本合作建置,它是研究開發機構、老人安養院,同時也是芬蘭企業辦公據點。其中老人安養院的部分效法芬蘭,支持長者自主生活;而院中各種實際的照護需求,也直接反應給研究機構,做為開發各種輔具的重要參考;研發完成的照護設備,便在安養院測試及改善,甚至打造成「仙台品牌」,行銷歐洲甚至全世界。


養老院內通行貨幣 激勵長者自主生活

 

為了營造友善的敬老環境,日本在各社區建造優質的照護中心,仿效芬蘭照護機構注重個人化需求及人性尊嚴的特色,注重公平與安全,並強調社會融入。以活化長者生理機能及抵抗身體衰退為前提,鼓勵長者經濟獨立及自主生活,減少國家照顧老人的財政負擔。「養老院是日本長者的生活全部,為了增加長者們的積極度與生活樂趣,衍生出獨特的經濟模式。」台灣大學身心障礙者輔具工程研究中心顧問吳煌榮教授打趣地說,許多日本養老院都有屬於院內的通行貨幣,例如長者們在院內打橋牌或麻將,若贏了錢可以在院內商店買東西,以此方式激勵長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僅可以刺激老人家的思考能力,延緩腦部退化,還可以讓院方減少照顧的人力與成本。


建構長者友善宜居環境

 

吳煌榮教授參觀芬蘭時觀察到,任何一個公共場所,幾乎都設置了扶手,反觀在台灣只有醫院才有,而且是那種冰冷的不銹鋼扶手,建議台灣為了因應未來眾多的老年人口,必須廣為建置友善長者的環境,甚至在活動場所內增設適合長者的健身器材,以及選擇安全性及CP值較高的生活輔具,營造長者宜居的公共環境。居家方面,也需符合長者的生活需求加以設計,例如在客廳沙發及臥房床沿加裝起身扶手,改裝可以調整高度的洗手台或可以開關門的浴缸等。此外,若長者臥病,可在臥房與浴室間設置軌道以便移位。諸如以上設施與設備,不僅便於長者的居家養護,也可讓照顧者省下很多力氣,增進長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除了在各社區建造優質的照護中心外,日本還透過各種宣傳管道來教育民眾將老年人的問題看做自己的問題,加強每一個人對高齡化社會行為模式的預警、認識、重視、接受,使其成為整個社會的普遍認知,這就是日本推動老人福利化的基礎。目前台灣在長者照顧方面尚在起步階段,而日本的文化背景與台灣較為類似,可以借鏡日本的照顧經驗、彼此交流,並透過分析與評估找出一個屬於台灣可行的長照方式,以應付人口快速老化的景況。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社區力傳播網】
~傳遞善意,深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