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了上海還是找不到自己,卻學會如何「用心生活」

今年七月,我參加了學校的計畫到上海交通大學修習暑期課程。  

會想要到上海,主要是覺得自己雖然在念企管的這幾年參加了這麼多實習、競賽、志工等活動,看似累積了一些經驗,卻開始覺得自己有些停滯、有種越走越慢而且越走越茫然的感覺。

因此,希望可以嘗試做些不同於以往經驗的事情,看看自己能不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啟發。

講好聽一點,我是希望把自己丟到一個新的環境,接受一些不一樣的刺激,看到一些不一樣的事情。

但說難聽一點,我當時的心態就是把去上海交大看成像那些去環島、壯遊、Gap year回來就可以突然開智慧的那種萬靈丹一樣,我也希望自己去完中國就能頓悟未來人生的目標,找到好的工作,讓未來一帆風順。  

雖然現在回想有點荒謬,但我當初會想去中國,確實是因為這個原因。  




越是矛盾、極力掩蓋的問題,越是值得觀察、思索的地方 

於是,為了讓自己有機會看到更多不一樣的事情,我選了一門課叫做「大眾傳播與中國社會問題」。

每次上課,老師都會先放一部與教育、環境、人性、社會等面向相關的紀錄片讓大家一起觀賞討論。而我們討論的往往是那些被極力掩蓋、沒人想正視的社會問題,但也正是因為這些敏感的議題,讓我們有機會更貼近這裡,看到這個國家與人民,更不一樣的面貌。  

比如說,我們在上課時便討論到了中國的民主制度以及媒體自由的部分,同時也比較了他與西方的不同。

老實說,這並不是在生活中就能夠隨便去聊到的話題。
在當時,我們就看到了上海交大的學生,不論是西方的很多價值觀或是民主制度有多麼大的反彈跟批判,甚至有人認為,就是因為民主制度的出現,才會有一群愚蠢投票讓英國離開歐盟,而這跟我們原先在台灣的立場是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當下便帶給我產生了很大的衝擊。

但是更讓我訝異的是,當我們問起同學畢業後要做什麼時,大部分的人卻又會選擇到歐美去唸研究所,甚至表示很期待體驗看看歐美的生活。而這對比了先前對於歐美國家的不以為然,讓我真正見證了中國的年輕人在面對西方國家時,這種既排斥卻又好奇的矛盾心理。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是關於大家對於教育問題錯誤的想像。

我們原先總以為,教育是幫助窮人翻身最好的方法,然而透過了紀錄片我們才發現,許多西部貧窮省份的小孩,因為本身資訊與知識的不充足,在花費多年光陰「念書」後卻只獲得了一個不被國家認證的「假學歷」,但此時他們早已經傾家當產,所以也正是對於教育的重視,反而將他們推入貧窮的惡性循環。  

而上述這些隱藏在繁華高樓下的問題,雖然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這個地方,卻往往在大家的日常生活裡成為禁忌。

就像我們老師一開始上課所說的:「在中國,不只我們的媒體受到審查,從小到大,我們也被教導著什麼樣的話題不該被提起不該被討論,所以就算是在日常生活裡,我們每個人也都在做自我審查。」

因此,在一個人人都在做自我審查的國家,為什麼每天都需要戴口罩才能出門的問題;或者是為什麼明明大家都變有錢了,但總覺得可能犧牲了些什麼的問題;又或者是雖然覺得現在的政府有些問題,但換個政府卻又不知道會不會更好的問題-這些,都成為沒人想要談論的問題。  

而我很幸運的地方便是在於,雖然沒機會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親自踏遍中國每個角落、挖掘大家心中的想法,但至少能夠藉由課堂這個場域,與來自中國各地的同學一起交流,共同探索這個充滿矛盾與衝突的國度。




不是在上海的日子特別有趣,是在上海用心生活的你把日子變得有趣 

除了課堂的收穫之外,在上海的其他日子也同樣讓我有些感觸,並反過來思考自己在台灣的生活。  

第一個感觸是,我很想知道,為什麼在上海的每一天都感覺過得特別充實?

這種感覺,是我以前在台灣從來沒有過的,就好像是我到了上海之後才第一次把自己的感官全部打開一樣。

對於周遭的一切都很好奇很新鮮,每天中午吃飯幾乎都在與同學討論剛剛上課的內容 ; 回到宿舍之後,也是時不時分享今天在路上看到的事情與上海同學交流的話題,總之每天都感覺自己不斷地在進步跟學習。  

但那為什麼我在台灣從來沒有這種感覺?

我在上海交大會關心餐廳阿姨一個月領一千五百塊人民幣該怎麼活下去的問題,但我在中山大學卻從來沒問過觀海樓阿姨是怎麼生活的事情。

這之間的差異到底是什麼?真的是因為上海什麼事都比較有趣或只是新奇而已嗎?

我後來才發現,其實不是在事情本身,而是出在我們的心態上面。   

因為我真的很希望自己從上海回來後能夠有所不同、有所成長,所以我在上海時會更用力地抓住每個學習的機會,不管是在課堂裡、生活中、又或是與同學的相處之間,都會特別用心的注意每個細節、思考它背後代表的含義,而生活,也自然過地有趣。

但是當我在台灣的時候,每天被各種例行的事物所淹沒,課業、實習、論文…等等,所以很容易把周遭的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不去聽也不去看。漸漸地,變得只關心「自己眼前的事」,而生活,也變得「了無新意」。  

因此,這也是我在上海生活的感觸之一。

能不能進步這件事情其實跟在哪裡沒有關係,而是跟我們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去學習才有關係。

如果我們可以從每天花一點點時間開始練習,在生活中抱持著出國時的好奇心,那麼就算只是在台灣,我們的生活也過得一樣能充實又有樂趣。




身在一個不用翻牆就可以獲得很多資訊的地方,要更小心自己心中的牆 

第二個感觸其實是來自於修課老師跟我們說的一句話,他說:「在上海的年輕人因為不信任自己的政府、知道自己獲得的資訊是被過濾過的,所以一個事件出來後,他們會比較習慣去質疑、找方法去了解。」

而這段話,其實也與我在上海交大的感受有一些類似。

還記得我們在上海的時候剛好遇到了土耳其政變的事件。

以我自己來說,我通常只會從台灣的媒體去了解這種國際新聞,但讓我很驚訝的是,在上海雖然中央電視台跟一些中國的媒體都相繼報導了很多相關的時事,可是我們認識的上海同學,卻是會選擇用BBC甚至翻牆去看CNN來瞭解這則新聞,而非像我們只藉由單一的管道來獲得資訊。


當然,我不認為我所認識的同學就可以代表中國全部的年輕人,但這確實讓我開始思考起生活在台灣的我們。

從表面上來看,我們好像比較幸運,可以身在一個資訊相對透明而且取得容易的地方,但是不是也因為人人都抱持著這樣的想法,讓我們更容易以為自己看到的東西就是唯一真理,而不曾去懷疑自己有沒有可能被洗腦的問題,也懶得去思考了呢?

就好比在台灣,媒體總是將歐美國家塑造成正派的英雄,講到中東地區的國家永遠是就是恐怖主義與種族屠殺 ; 攻擊西方世界的都是的「恐怖份子」,但美國士兵在伊拉課戰爭屠殺平民卻是正當而又高尚的的行為。 我們長久以來接收這些以「美國視角」為出發的新聞報導,又有多少人能察覺呢?

因此,我也不斷地提醒自己,或許正因為我們身在一個不用翻牆就可以獲得很多資訊的地方,所以更要小心自己不會被看不到的牆給蒙蔽住了。



出發前,我真的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 ; 回來後,我卻開始問自己更多的問題 

最後,回到出發前我真的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 在回來之後,你問我:你找到了嗎?

我必須很老實的說:可能沒有,我沒有突然開智慧也沒有頓悟人生的方向,而且,我好像還有更多問題了。

我開始想:「留在台灣工作真的是我唯一的選擇嗎?」 又或者「一定要走什麼路才算是有意義嗎?」

結果我才發現,我們本來就不可能因為一個交換、實習或是考上一間研究所,就能找到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就像沒人能保證找到一個好工作未來就能高枕無憂是一樣的道理。

但至少,只要我們不斷嘗試、用心體會,這些經歷就能一種新的思維,一種看待問題時新的方法。

而就我而言,到中國只是一個開始。

開始我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開始問自己更多的問題,也看到自己未來有這麼多的可能性。

所以,就算現在我們都還沒找到未來的答案那又怎麼樣?
至少不要停止嘗試,也不要停止繼續問自己問題。

因為只有當我們開始用更多元的角度來認識我們自己的時候,也是我們開始往前邁進的時候。

┌───────────────────────────┐
 MBAtics & 中山MBA106 陳書涵
期許自己能成為一間充滿能量的教室,讓走進來的人能互相交流、 充電成長,豐富彼此生活,並在離開教室後,帶走滿滿收穫。 歡迎與本文作者聯繫:joola858@gmail.com
└───────────────────────────┘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MBAtics】
~ 傳遞善意,深表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