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迷、漫畫迷必看 《採集人的野帳》漫畫展 重現日治時期植物職人的日常

文創 2021-05-07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吳宜靜報導

今年1月出版的台灣第一部植物職人漫畫《採集人的野帳》,以大正年間作為時代背景,故事描述大稻埕一家藥草堂的貴客,捎來《綱要臺灣民間藥用植物誌》的發行喜訊,但藥草堂的少年傳人卻在燒炭時,不小心將植物學者佐佐木上山採集的標本燒毀,因而被父親送到植物園,展開一段用勞動還債的故事。

隨著單行本的出版,林業試驗所、文策院CCC專案辦公室、蓋亞文化攜手合作,在漫畫中的場景——台北植物園腊葉館舉辦漫畫展。即日起至4月18日,現場展出彩色原畫、日治時期採集植物標本使用的工具與標本製作流程,還可以見到老照片、漫畫與腊葉館實景的今昔對照,希望植物迷和漫畫迷都能感受植物職人的日常。


《採集人的野帳》漫畫展,即日起至4月18日於台北植物園腊葉館展出。圖:CCC專案辦公室提供。


漫畫家對談:處理歷史漫畫,就如同古裝劇一樣

 

對於漫畫家英張來說,會嘗試植物科普的創作,「一開始其實是為了想正大光明地畫自己喜歡的和服和日式建築,所以選擇把故事背景設定在日治時代。」於是開始尋找日治時期可能的故事題材。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明治時期的植物標本,一看就覺得很漂亮。」加上接觸到一位喜愛植物與戶外活動的編輯,才知道至今一直有新的植物被發現和命名。

英張帶點誇張的語氣說:「我以前真的不夠格稱為一個人,居然連在生活自己周遭的事情都一無所知。」

2017年,台北植物園腊葉館整建完成,正式對外開放。英張入館參觀之後,覺得大正時期是植物學的高度成長期,若選擇植物採集作為主題,對於這個年代是有意義的。於是,《採集人的野帳》的故事逐漸成形,1924年落成的腊葉館成為故事的場景之一,而情節中提到的歷史事件和植物知識,也使它成為一部需要專家監製的跨界創作。


植物學者董景生與漫畫家英張。圖:吳宜靜 攝。

為求科學和歷史的正確性,英張尋求CCC團隊協助。「處理歷史漫畫,就如同古裝劇一樣,會擔心被指出裡面的物件不符合歷史背景。」《採集人的野帳》的責任編輯任容擔負起媒合學者的工作,很快就找上林試所植物園組長董景生。


台北植物園早期也是動物園 拿起放大鏡的考究監製工程

 

《採集人的野帳》從腳本大綱、分鏡到完稿,都有學者的參與。從葉形的互生對生、葉緣特徵、葉柄的長度、花與葉的顏色、孢子的密度等,在植物學者的眼皮底下,出現在小小格位中的植物,都力求科學的嚴謹正確。

董景生表示,當時林試所接到需求之後,一口答應幫忙監製漫畫,「但沒有想到後來會這麼辛苦。」植物學家不僅要接受植物的專業諮詢,從歷史、植物名稱的變遷、小至大正時期的剪刀長什麼樣子,都需要加以考據。

董景生坦言,這實在遠遠超出植物分類學家可以處理的範圍,於是監修團隊又加入了歷史學博士蔡思薇。漫畫中一幕猴子偷吃果實的情節,據說研究人員還經歷一番考據和吵架,默默帶出台北植物園早期也是動物園的冷門身世。

董景生笑著說:「英張畫個漫畫,結果大家都拿放大鏡來看。」


鳳尾蕨與台灣杉經過植物學家審定,修改前後的差異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使得漫畫也極有科普價值。圖:CCC專案辦公室提供。


老照片還原歷史場景 漫畫展重現亮點 感受植物學家的日常

 

考據植物園保留的老照片、前輩植物分類學家的軼事等資料,《採集人的野帳》得以還原歷史場景,重現大正時期的植物分類學家從標本採集、鑑定到研究、紀錄、製成標本的過程。

董景生表示,台北植物園已經有126年的歷史,保存台灣最悠久的植物標本,且大正時期留下最多的模式標本[1],就在腊葉館。日治時期採集使用的採集箱、高枝剪等工具,以及製作標本的手藝,甚至用獵槍打下高處的枝條等工作場景,也成了漫畫的亮點,這次同步呈現在《採集人的野帳》漫畫展中,民眾將可以親眼見到這些老物件們。

「很高興植物職人的『小事』和標本知識,被漫畫家巧妙放進故事中。」漫畫家讓植物學家被學術以外的世界看見,但董景生認為,漫畫也彷彿為植物學家打開了一扇門,透過漫畫監製和展覽,「讓植物學家被學術以外的世界看見。」


台北植物園腊葉館是《採集人的野帳》真實場景。自1924年落成,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吳宜靜 攝。


「野帳」與日治時期的採集工具。圖左:文化內容策進院CCC專案辦公室提供,圖右:吳宜靜 攝。


台灣杉身世解謎 第一個以台灣為屬名的植物

 

《採集人的野帳》的第二話中,出現了台灣杉標本。董景生比喻,台灣杉有如腊葉館裡的翠玉白菜。這份標本有多難得?蔡思薇解釋,台灣杉屬於裸子植物,分布在中高海拔山區,當年要上高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上山之前須了解很多資訊,也必須靠原住民幫忙,才能走比較安全的路線。董景生也表示,當時有一些族群衝突,而且還是會出草的時代,日本政府會派出警政人員,確保採集者的安全。

台灣杉發表之後,引起了學界的轟動,甚至成為外國人前來朝聖的對象。蔡思薇進一步解釋,當時發表的不僅是一個新種,還是一個新的屬,「台灣的裸子植物大概只有20幾種,種類相對稀少,在這麼少見的植物裡面,竟然還可以找出一個新屬。」

也就是說,植物學者早田文藏發表了世界上還沒有人發現過的屬,而且也是唯一以「台灣」(Taiwania)為屬名的特有植物。


台灣杉的採集故事。圖:CCC專案辦公室提供。

蔡思薇表示,當時最擅長裸子植物的是歐美的學者。小西成章採集到台灣杉之後,把標本寄到東京給早田先生研究,「在對台灣的自然資源還不是很了解的時候,就發現了新的屬,意味著當時的日本植物學者具有辨識和鑑定新種的學術實力,也彰顯日本殖民政府有治理台灣的能力。」台灣杉的發表,是多重意義交疊。


一本野帳,一部青春成長故事

 

藥草繁花經採集鑑定後做成標本,而「野帳」指的就是採集當下所做的紀錄。《採集人的野帳》是一部青春成長故事,也是一部職人漫畫,帶著讀者重回大正年間台灣植物調查與分類的黃金時期。

百年之後,植物採集與植物分類工作仍然持續發展著,林試所邀請民眾到台北植物園內的腊葉館古蹟,參觀《採集人的野帳》漫畫展,一探漫畫裡的真實場景以及植物分類科學的日常。

《採集人的野帳》漫畫展:臺灣植物發掘的黃金年代


展覽時間|2021/03/03(三)~2021/04/18(日)

*每週三至週日  9:30-16:30(清明節國定假日休館)

【原畫區】首次獨家展出手繪彩圖,全手繪重現日治時期腊葉館風華。
【複製畫區】展出植物園館藏玻璃底片影像,對比展出「採集人的野帳」裡的植物園與腊葉館場景;展場也搶先曝光漫畫未公開的第七回部分稿件,一睹植物園溫室之美。
【拍照區】將漫畫家筆下細緻、柔美的花草呈現於大面展牆,於展場拍照並打卡上傳,就可獲得神秘禮物一份。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台北植物園
協辦單位|蓋亞文化、CCC創作集


註釋

[1] 依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學者在提出新種的植物學名時,須具有引證的植物標本,模式標本即是指某種植物在世界上首次被發現時,植物學家用以命名的該份標本。資料來源:〈什麼是模式標本?〉

查看原始文章>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CC BY-NC-ND 4.0)
❤️~ 讓愛遠播    點亮他人 ~❤️



【惜食自介懶人包:惜食行善網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你今天做善事了嗎?''
行善讓您改變一個弱勢者的人生,
也讓您能得到心中的富足與圓滿。

【惜食行善網】讓您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善事